先说个段子。
三毛、古龙、倪匡三个人的交情很好。
他们同时都对死亡有许多不明白的地方,但三人又非常坚持地认定:
人死后必有灵魂。只是人、魂之间,无法突破障碍沟通。
于是他们约定,三人之中,谁先离世,他的魂魄,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和剩下的人联络,以解开这个死亡的不解之谜。
没多久,古龙去世。
结果七七四十九天之后,古龙的魂魄还是没有回来,两人大失所望。
后来没有多久,三毛也去世了,倪匡更加失望。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记录在倪匡的《长沟流月去无声》中。
这个典故,也出现在电影《秦明·生死语者》里面。
作为法医的秦明,是完全不相信人死后有灵魂的,他还总是拿这个故事教育自己的徒弟嘉嘉。
我知道,很多人都喜欢网剧《法医秦明》,但网剧要改编成电影的难度非常大。
因为网剧都是一格一格的小故事,而且专业知识很多。
要从这么多小故事里面抽丝剥茧出来成为一个大故事,还要讲得通俗易懂,让没有看过网剧的人也能够明白,难度很大。
但这部电影做到了。
电影讲述的是一个案中案的故事,大反派的女朋友被6个男人残忍迫害,他为复仇开始了精心的计划,甚至杀了无辜的人。
戏里面和秦明有感情纠葛的两位女性,徒弟嘉嘉(代斯饰)、同事顾宛源(杜鹃饰)都是以现实中秦明的妻子“铃铛姐姐”为原型创作的,而这次的大宝,还原了本来男性的角色,非常有看头。
一部电影,让人短暂地笑或者哭,没什么厉害的,真正厉害的是带给人思考的。
看完《秦明·生死语者》我一直在思考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看待死亡的问题。
严屹宽饰演的法医秦明,冷血无情,技术高超,不会为尸体掉一滴眼泪。
他不允许任何人在解剖的时候犯一点差错,甚至在徒弟嘉嘉近乎完美地解剖一具尸体之后,只是犯了一个很小的错误,他直接给了零分。
可是后来他要解剖嘉嘉尸体的时候,手却抖得不行。
别人之前犯过的错,他一样也没有落下。
原来,他不是真正看透了死亡,而是给自己带上了一层厚厚的盔甲。
他之所以不动心,是因为内心一直是关闭的。
嘉嘉的去世,对秦明是一次死亡教育,他更懂得了生与死的含义。
电影中,我印象最深的场景,是在秦明的家里,有一面魔方墙,他每解剖一具尸体,就买一个魔方放在家里,最后解剖了1000多具尸体之后,变成了一面魔方墙。
嘉嘉说:像流星一样,挺美的。
印度有一句古话,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秦明从来没有对死亡用美一样的角度去看待,是嘉嘉提醒了他。
最后他沉浸下来解剖嘉嘉的时候,给她的身体划出了一条最优美的弧线,给她拉上一曲生前最想听的大提琴,把她的头发留下来放到最靠近自己体温的地方。
终于,他在死亡教育面前,懂得了更深一层的含义,也学会了从美的角度去看待死亡。
白岩松曾经说过一句话,我们中国人在死亡教育面前,像一小学生一样。
在人死亡之后,西方有牧师可以对死亡进行一个告别。
而中国是没有这样的角色的。
披麻戴孝,请一帮人嚎啕大哭,好像死亡就是呼天抢地,非常不幸的事情,而不是平静和自然。
中国有一句古话,好死不如赖活着。仿佛无论你多么痛苦的活着,总比死了强,可是真实的情况真的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