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我上小学三年级,成绩全年级第一,却偏偏最讨厌写作文。
因为语文老师太缺乏创意,总爱让我们写“我的爸爸”和“我的妈妈”。
我每次都不写,只能把空白本子交上去。
老师知道我家的情况,所以她也不强求,只是劝我说:“写你奶奶也行啊,她把你养大,多辛苦啊。”
奶奶?
我要写她什么,写我有多恨她吗?
要不是她,我怎么会没有了爸爸,也没有了妈妈?我愤愤地想着。
几年前,爸爸出了车祸,妈妈要另嫁的时候,自然是想带着我一起的,却被奶奶要死要活地拦了下来,说我是他们家唯一的香火,就算是个女孩,也一定要留在他们家。
那天,有人开车来接妈妈走,我拉着她的车门哭得撕心裂肺,她想偷偷把我带上车,却见奶奶拿了一瓶敌敌畏,已经打开了盖,站在车前威胁妈妈,最后,妈妈只得狠心把我留下,哭着上了车。
从那以后,每当有人问我长大想干什么,我都会干脆利落地告诉她:“好好学习,离开孔家庄。”
每次听到我说这话,奶奶就会拿着笤帚追着我满院子跑,嘴上说着:“你这小没良心的,不乐意跟我一块过是吧?你敢跑我就打断你的腿。”
我知道自己那时还走不了,还不能养活自己,也不知道妈妈在哪里。
妈妈走后,曾写过信来,但都被奶奶给截留了,她怕我和妈妈有了联系,总有一天会跑掉。
于是,我像个等待时机的“忍者”,为了自己的出走做准备。
那个夏天,当别的小伙伴都在后山小溪里抓鱼、捕螃蟹的时候,只有我躲在小屋里,拼命地看书、刷题,只盼着高考那一天早点到来。
奶奶看到我用功念书,却一点也不高兴,她一把关掉那台“吱呀呀”响的吊扇:“电费很贵的,没事就出去玩玩。”
我在后面小声回嘴:“小气鬼!”
我知道,她一点也不希望我学习好,她就想让我在这个小村子里,陪她待一辈子。
2008年,我选择了济南的大学,离奶奶的小村子只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
其实,按我小时候的愿望,我应该选上海、北京、广州这些城市的,离家越远越好才是我一直的梦想。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在填志愿的时候,鬼使神差地选了济南这个最近的省城。
收到通知书那天,奶奶坐在窗台下,干嚎了几声:“小没良心的,翅膀硬了,这就要飞了,我白养了她这么多年啊。”
但转眼,我就听到她跟隔壁的奶奶炫耀:“看到没,我孙女可是考了全县前几名的,这在从前,就跟中状元差不多。”
在我离开家那天,她嘴里这个“没良心”的孙女,在她的枕头下放了崭新的500块钱。
那是我暑假在县城的小饭馆里打工挣的钱,而我上大学也没跟她要一分钱学费,自己办了助学贷款。
我认为,自己已经“仁至义尽”,一点也不欠她的。
等我到了学校,打开装着棉被的包裹,发现里面鼓鼓囊囊一包钱,都是五块十块的那种,很破旧,一看就是我那“小气鬼”奶奶一张张攒来的。
刚到学校的那会,宿舍里的姐妹们都想家。
国庆放假前几天,她们就忙着收拾东西,宿舍里弥漫着回家的喜悦。
我自然也很高兴,但不同的是,我把假期那几天的兼职排得满满的,这样就能多挣点生活费。
舍友们返校时,会带来很多各地的特色小吃,我想起了家里的板栗、核桃和山柿子,忍不住往家里打了个电话。
那时,奶奶还没舍得在家里装电话,我要打到隔壁王奶奶家,让王叔去叫她。
不一会,我就听到她上气不接下气的喘息声,却依然很洪亮地“骂”我:“你个小没良心的,就这么跑得远远的,白瞎养了你这么多年。”
“你放心,等我毕了业,会挣钱还给你的。”
“哼,我怕等不到那天,你还是先把上大学之前的抚养费给了吧。”
每次通话,我们就这么几句对话,但我不再气愤,并且看清了奶奶只是色厉内荏的“纸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