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新闻头条 • 正文

创建儿童友好城市,我们该如何为孩子营造一个童话世界?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作者:宋宇晟

  文/赵斌

  假期,是孩子们的欢乐时光。一个对儿童更加友好的城市,是所有人的期待。

  冰岛被称为世界上最适合儿童的国家之一,首都雷克雅未克污染极少,再加上独特的自然奇观,吸引着来自各国的家长和孩子们前往旅游。

  美国旧金山的金门公园是儿童的珍宝,公园里有多家博物馆、美术馆、植物园,孩子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到一个奇妙的世界。

  丹麦不仅仅有安徒生的童话世界,在首都哥本哈根,从任何地方出发都可以15分钟内步行到达海滩或公园,整个城市充满了创新设计的游乐场,政府鼓励所有年龄段的儿童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参与到城市的规划与设计中。

  这些都是世界上著名的儿童友好城市。

  中国的儿童友好城市是什么样子?我们该如何为孩子、为我们自己营造的一个童话世界?

  什么是儿童友好城市?

  儿童友好城市于1996年在联合国第二届人类居住会议上提出,提倡不论是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或者社区,都应该在公共事务中给予儿童优先权,将儿童纳入决策体系,让城市更加适合儿童成长,更好地保护儿童权利。

  中国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正在加速推进中。

  2021年9月30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22部门印发指导意见,共同推进中国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其中提出:2025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100个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让儿童友好要求在公共服务、权利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社会政策等方面充分体现;

  到2035年,预计全国百万以上人口城市开展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超过50%,100个左右城市被命名为国家儿童友好城市,推动儿童友好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标识。

  在指导意见下发后,各地相继出台各自的“特色”方案,并试点出不少好的经验。

  在深圳,可供孩子们自由嬉戏的市级儿童友好基地已有338个。这座城市对儿童友好的细节体现在方方面面:保障儿童出行安全的“步行巴士”、便利洁净的母婴室、社区儿童之家、各类公园1200多座…… 深圳“从一米高度看城市”的儿童视角,正在应用到城市的各个角落。

  在成都,儿童友好学校、儿童友好医院、儿童友好公园、儿童友好图书馆、儿童友好交通等,都做出系统性安排。这里面,有的细节微不足道,但又真正的考虑到了“儿童视角”:比如,社区阅览室的儿童阅读区,书架上的书儿童是否喜欢,放置的位置儿童是否能拿到,书桌和椅子使用起来是否舒适等。

  在上海,正探索开展就近就便的社区托育服务,同时将推进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向儿童免费开放,推动有条件的公共体育设施、游览参观点向儿童低收费或免费开放等。

  在济南,正努力建设“15分钟儿童生活圈”——全市99%以上的城乡社区建有集教育、娱乐、卫生、社会心理支持等服务的儿童服务场所,为儿童提供有童趣、高品质的城市环境。

  “补短板”建造儿童幸福“围栏”

  “义勒力特镇是我们乌兰浩特最好的镇,义勒力特嘎查是乌兰浩特甚至全内蒙古自治区最好的村。”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义勒力特镇妇联主席刘雪涵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采访时说。

  这个小村庄拿到过很多荣誉。如,2019年12月,义勒力特嘎查入选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同年7月,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等。

  但是,刘雪涵在从事妇女儿童工作后发现,打造有助于儿童成长的空间,不仅要从体系建设上严格规划严抓落实,还要找到“木桶最短的一块板”重点补齐,才能保证工作的整体实效。

  义勒力特镇针对少年儿童组建了“爱心妈妈”团队。由乌兰浩特市妇联系统牵头多部门,号召个人及家庭报名后经过严格筛选可担任志愿者——“爱心妈妈”,负责一对一帮扶农村失去母亲关爱的儿童。

  刘雪涵说,很多“爱心妈妈”都还带着自己的子女与帮扶儿童一起玩耍、交朋友。这对解决孩子孤僻、自卑、敏感等问题有良好的效果。而这些孩子大都是因为自身或父亲的伤病、残疾导致家庭困难,孩子的母亲因为对家庭生活失去希望而选择离开。

  即使在各方面条件相对较好的义勒力特嘎查,这样的情况也难以避免,也就是当地构建儿童友好城市的“短板”。

  刘雪涵指出,孩子在一定程度上母爱缺失的原因是客观、复杂的,作为妇联可以想办法解决,但符合条件的志愿者数量有限,难以满足现实需求。

  李剑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介绍,她大学是临床医学专业,后来又成为一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毕业后在大连市从事儿童早教工作。现在,李剑回到乌兰浩特市,担任乌兰浩特市青年社工服务中心主任女童保护志愿者讲师和女童保护基金内蒙古乌兰浩特宝露儿团队执行负责人。

  李剑说,他们虽名为女童保护,但所有宣讲等活动都是针对全市所有儿童:“不仅让女童知道该如何保护自己,也要让男童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同时,避免因为知识的缺乏而成为‘施害者’。”

  儿童友好城市,还需要负责任的父母。李剑通过和检察机关、妇联等多部门合作,负责涉案未成年人的考察和帮扶以及对涉案未成年人后续的持续引导、关注等,了解到大多数涉案未成年人的原因都与家庭教育的缺失有关。

  李剑希望,在儿童友好城市创建过程中,应该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培训,让父母们掌握正确、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五项措施构建中国儿童友好城市

  儿童友好就是不断为儿童成长提供适宜的条件、环境和服务,以切实保障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和参与权。按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22部门印发的指导意见,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关键要从社会政策、公共服务、权利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五个方面来推进。

  一是要推进社会政策友好,推动全社会践行儿童友好理念。儿童友好,理念须先行,政策为先导。

  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要将儿童放在优先位置。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要从“1米高度看城市”,为儿童打造适宜的环境和条件。儿童是城市的小主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离不开儿童的全方位参与。要建立健全儿童参与城市事务机制,让儿童与城市生活紧密连接。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家庭及市民应共同致力于儿童发展,积极增进儿童福祉,将儿童友好理念渗入全社会、融入千万家。

  二是要推进公共服务友好,充分满足儿童成长发展需要。面向儿童的公共服务应该是全周期、全方位的,覆盖不同成长阶段的儿童,涵盖儿童发展主要的方面。

  指导意见对生命早期1000天的健康保障、婴幼儿照护,对学龄阶段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特殊教育,对所有年龄段儿童的看病就医、医疗保障、文体服务等,都提出了相应的任务举措。帮助家庭提高婴幼儿照护能力,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促进儿童身心健康,让童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三是要推进权利友好,完善公益普惠儿童福利体系。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残疾儿童和困境儿童等权利容易受到侵害,生活更需要帮扶。

  对于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要在保障基本生活基础上,提升助医和助学水平,推广家庭式养育模式。对于残疾儿童,重中之重是康复,要多渠道增加专业康复力量,有条件的城市可以扩大康复救助范围并提高标准。对于困境儿童,重在加强分类保障,实现精准施策,维护特殊困难儿童群体的合法权益。

  四是要推进成长空间友好,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和服务效能。城市街区社区、学校医院等服务设施、公园绿地等开敞空间,都应按照儿童需要进行适儿化改造,公共设施和标识标牌应更加适合儿童。

  通过加强人行道、自行车道规划建设和优化校园周边步行线路、人行设施,让城市交通为孩子们的安全而慢下来。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音乐厅等人文场所应积极设置适合儿童的参与空间,儿童劳动教育、课外实践、科技体验、素质拓展等校外活动场所建设也应加强。社区是最贴近儿童生活的公共空间,应为儿童打造适合其游戏、阅读等“微空间”。

  五是要推进发展环境友好,优化儿童健康成长社会环境。从微观看,要依托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培养儿童良好品行和习惯。从宏观看,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儿童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

  从线上看,要加强监管,压实主体责任,为儿童持续净化网络环境。从线下看,要切实维护校园安全、食品和儿童用品安全,坚决防止儿童意外和人身伤害,积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筑牢儿童安全发展屏障。

【编辑:宋宇晟】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新闻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