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新闻头条 • 正文

解码海派“新乡村”:清美基地激活 宣桥镇数字农田焕发新动力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作者:黄钰涵

  齐齐哈尔新闻网上海10月29日电 (郑莹莹 郁玫 谢梦圆)在距离上海市中心约1个小时车程的清美腰路基地,农业经理宋俊元和他的同事照看着500亩农业基地。这在以前难以想象的情形,成为浦东当下都市农业的新景象。

  走进清美腰路基地,中央有一块很大的LED屏,上面显示着一整屏的数据要素,从数据监测中心版块的气象站、安防相机、无人机到田块数据中心领域的作物长势、作物诊断,再到农田管理的灌溉管理、施肥管理、病害管理,一排排数据显示着周边500亩农田基地(种植着水稻和蔬菜)的“成长晴雨表”。从事农业大概10年的宋俊元如此形容“数据新肥料”带来的改变:“以前是完全靠经验,有了数据支撑后,农业生产更加精确,产量更优化。”

  现场,农田里的智能化一体监测杆让农业经理不用实地走进农田,就能远程看到作物的生产情况。“比如,目前这些不同品种的水稻大部分处于抽穗期或者扬花期。”宋俊元一边轻点屏幕一边告诉记者。他表示,如果植物需要水、肥、药等,平台就会发送指令信息到他的手机上。

清美腰路智慧稻田的农田一体化智能监测杆 上海清美绿色食品集团供图

  上海清美绿色食品集团(以下简称:清美)技术中心总监李立介绍,如果运用这个系统,5万亩田也只需要不到10个人照看,“因为基本都靠机器(无人水稻收割机、无人插秧机等等),靠传感监测,靠数据传输,这10个人主要是干数据的活。”据悉,目前清美大概有80%的基地都经过改造,进行了全数据覆盖,如腰路基地这样成熟应用新技术的基地大概有1/3。

  “数据肥料”到底有多重要?它能“网格化”精准控制单个区域的蔬菜种植,让清美这类需每日供应蔬菜的企业能精准调控生产,按时把新鲜蔬菜供应给沪上家庭。

  但“数据肥料”其实没那么好获取。李立解释道,有的菜种植周期长,收集数据很难,“比如番茄,一种三个月,连收获带采摘,一年只能种两茬,数据只有两套,而数据需要达到一定的数量级才能做分析。”自2012年起,清美便探索农业数据的收集,也与上海农科院、武汉大学等进行了相关合作。“农业数据丰富起来是这两年,因为传感等一批采集技术成熟了,我们现在有大量农业数据,比如一个鸡毛菜,我们就有8000多万条视频数据。”

  农业数据除了能帮助优化作物生产,在销售环节也十分重要。上海清美绿色食品集团副董事长沈沪铭告知,清美依托数据打造了自己的销售终端,初衷在于上海蔬菜供应自给率不足,本地自给约为30%,“实际上,上海的蔬菜自给率有希望提高到60%左右,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在于终端销售不畅通。”

  从2014年开始,盒马、叮咚买菜等互联网企业陆续登陆上海市场,对传统菜市场、小生鲜卖场造成极大冲击,也改变了上海生鲜销售的终端格局。沈沪铭形容其为:从原来的战国时期,变成了三国时期,也就是在这个时期,清美决定搭建自己的销售终端平台,“我们从2016年开始建立第一家‘微菜场’,基地蔬菜第一次在终端门店向市民销售,后续门店越开越多,商品渐渐从供应过剩到供应不足。”

  清美已经在腰路村里开了多家门店,甚至开了中式早餐店,让村里的生活越来越便捷。腰路村是上海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腰路村党总支书记沈吉说,腰路村与清美一起探索了村企共建模式,也因为清美等现代农业企业的到来,村里的路变宽了、农田变现代了,便民服务跟上了,“以前我们村里有条路叫‘五丰乡间小路’,现在我们称之为‘五丰大道’。”

  腰路村地处上海浦东新区中部的宣桥镇。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据说是因为村里的小路细如女子的腰。伴随清美等企业入驻村里,沈吉说,腰路村是相对典型的农业保留村,原来传统农户零散种植,现在变集中标准化管理,农田更加规范有序。另外,现代农业还给周边居民提供了租金收益、就业机会等等。

  除了清美,还有一些现代农场也在该村蓬勃发展。中秋假期,生飞农场的家庭农场主黄生飞格外忙碌,20多组家庭来农场体验农事。现场,只见儿童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筛粉做米糕,品尝农场美食。

  黄生飞告知,这已经是其家庭农场的3.0版本了,这个版本的农场除了加入数字化技术种植水稻,还涵盖亲子活动等体验式项目。在她看来,上海是一个国际大都市,很多人在城市里居住,不了解健康的食材如何而来,“在上海做农业,如果只为了卖产品而卖产品,那么农业只有产品的元素,并没有融入人与人的情感、人与农田的情怀。”

  “我们走出了一条村企共建,民营资本撬动乡村振兴的路,而且关键是可持续的。”宣桥镇镇长冯新说,许多人只知道大上海城市的繁华,根本不知道上海还有农村,但在这几年经济发展过程中,上海的农村资源逐步得到重视,“乡村振兴最关键的是产业兴旺,落脚点是生活富裕,农村只要一步步发展下去,是能够成为城市的(产业)承载地的,比如现在宣桥镇已经在发展现代农业、旅游观光等。”

  农村出身的冯新补充道,“希望我们未来在这里看得见城市,留得住乡愁。”(完)

【编辑:黄钰涵】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新闻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