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新闻头条 • 正文

中国向世界敬一杯茶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作者:刘越

  中新社北京11月30日电(记者 应妮)“这是中国向世界敬的一杯茶”,中国茶叶博物馆馆长包静在电话那头对中新社记者说,话音中不掩兴奋。

  北京时间29日晚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以43个非遗项目领跑世界。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深入生活

  数千年前,中国人就开始采茶、制茶和饮茶。在云南景迈山,当地民众栽培茶树、管理茶园已有1800年的历史。公元8世纪后期,陆羽写就《茶经》,这是中国最早系统阐述茶叶知识及实践的专著。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碧螺春、紫笋茶、恩施玉露、都匀毛尖、漳平水仙、君山银针……这些好听的词语都是茶的名字。

  此次44个中国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中国茶叶博物馆、中国茶叶学会、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参与申报,联合组成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保护工作组由中国茶叶博物馆牵头,采取共同保护行动。根据相关申报文书,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是有关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饮用和分享的知识、技艺和实践。

  包静表示,从技艺方面来说,各地制茶师根据当地风土,使用炒锅、竹匾、烘笼等工具,运用杀青、闷黄、渥堆、萎凋、做青、发酵、窨制等核心技艺,发展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红茶六大茶类及花茶等再加工茶,2000多种茶品,以不同的色、香、味、形满足着民众的多种需求。

  从文化习俗看,饮茶和品茶贯穿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茶背后代表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如客人来访要上茶,新婚夫妇在婚礼上要给双方父母奉茶,茶友之间品茶、斗茶;茶农要祭茶神等等。这些丰富的习俗增进了家庭和睦、人际和谐,增强了文化认同和社会凝聚力。

  “中国各地民众对茶品有不同的需求,江浙一带喜绿茶,闽台地区好乌龙茶,在西藏、青海、新疆、内蒙古等地,人们习惯用黑茶制作酥油茶、奶茶等。与茶相关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泛分布在中国大地上。”她说。

  茶不仅是有独特香气的“黄金叶子”,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事实上,中国茶文化与文人的精神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雪沫乳花浮午盏”“且将新火试新茶”还是“寒夜客来茶当酒”“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茶及其所呈现的文化品格,是茶人文化品格的折射,也是中国文化品格的侧写。

  中国茶文化是人类文明共同财富

  据介绍,“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当前主要通过家族传承、师徒传承和社区传承等传统方式传承,并与正规教育有所融合。比如,安溪铁观音制作技艺在福建省安溪县王氏家族已传至第13代;安徽祁门红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昶在近5年间收徒授艺17人。

  目前,中国有40多所中职和8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茶学和茶文化专业,每年培养制茶、茶艺等专门人才3000多人;一些代表性传承人进入学校,开展传承教学。在中国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王晨阳看来,“我们每个人都能做茶文化的传承者。”

  “以茶敬客、以茶敦亲、以茶睦邻、以茶结友为多民族共享,为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同时,这一遗产项目促进了茶器、茶歌、茶戏等文化表现形式的发展,见证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包静说。

  她指出,作为茶文化的缔造国,中国几千来年的茶史就是技术改进、品种改良的历史,保证了技艺的传承、饮茶习俗的延续和发展。时至今日,中国依然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技艺资源大国,是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制茶技艺的源泉,也是对世界茶文明的贡献与共享。中国创造了体系完整、种类繁多、风格独特的茶叶文明,而且深深扎根在中国人的生产生活中。

  中国茶叶博物馆是中国唯一以茶和茶文化为主题的一级博物馆。包静表示,“我们馆一直是对外交流与展示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窗口,目前正在进一步丰富展览内容,提升展陈手段,特别增加了此次申遗相关的专题展,同时将‘行走中的茶叶博物馆’品牌作品发挥好,推进项目数字化保护,加强学术研究,条件允许的话争取在更广泛的世界舞台上,讲好中国茶的故事。”(完)

【编辑:刘越】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新闻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