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新闻头条 • 正文

专家:高考语文北京卷坚持素养立意 着力增强考生社会责任感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作者:陈文韬

  齐齐哈尔新闻网北京6月7日电 (记者 徐婧) 7日,2023年高考首科语文考试结束,今年北京高考语文科目整体思路如何?着重考查学生哪些能力?在何处体现出北京特色?

  北京教育考试院专家认为,2023年高考语文(北京卷)保持命题理念、试卷整体思路的稳定;重视试卷的价值引领,坚持素养立意,结合考生实际,关注教材,力求呼应和引领教学。考卷引导考生在写作和阅读中产生情感共鸣,有助于培养考生热爱美好生活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写作引导考生回顾与展望

  专家表示,高考不仅是一次测试,也是一次重要的思想教育,选择具有时代精神和思想意义的话题和素材,在写作和阅读中思考体会其价值内涵,产生情感的共鸣和思想的启迪,有助于培养考生热爱美好生活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在写作上,试题引导考生回顾与展望,以积极、自信的心态迎接新生活。

  大作文第1题“续航”,这一词语原义是连续航行,但在科技产品极大丰富的今天被广泛使用,并被赋予新的含义。作文导语中举出“为青春续航”“科技为经济续航”两个例子,既形象地解释了“续航”的意思,又提示了写作的话题和领域。

  “为青春续航”提示考生可以思考自身,“科技为经济续航”提示考生可以将思考拓展到更广阔的空间,关注科技、社会和国家层面的提升、进步与发展。考生可以从“续航”的必要性、途径、目的、价值、原因等多个角度去理性、深入地思考,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个人成长的新阶段、国家发展的新征程。

  大作文第2题“亮相”提示了生活中三个亮相时刻:“国旗下的讲话,研学成果的汇报,新产品的发布”。考生可以迅速建立生活经验与作文题目的关联。“亮相”一词的语义显豁,取材空间广阔,同时导语还提示“每一次亮相,也会有一段故事”,这意味着亮相的时刻可能较短,但相关的故事可能较长,有利于展现学生对生活的不同体验,展现学生在记叙类文本的写作甚至是创作上的才能。

6月7日,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考点,考生结束当日第一科语文考试后走出考点。 中新社记者 易海菲 摄

  阅读着重提升审美修养

  专家认为,今年高考语文的阅读试题引导考生认识新知、传承传统,提升思想认识和审美修养。

  其中,科学类文本阅读有助于了解科学研究的新思潮。多文本阅读以相对通俗的语言介绍了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及其对教育、学习理念的影响,既有理论性和专业性,又贴近考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既提高了考生的科学理论素养,又对他们将来更好的学习有切实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在新闻类文段,学生可以阅读了解所生活的城市的建设成果。专家表示,语言基础运用选取一则北京市“无界公园”建设的新闻作为素材,这是北京市便民利民的重要举措,彰显着城市治理理念的升级,有助于考生了解城市绿色生态理念及与之相关的公民素养等,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在文言文、文学作品阅读中,考生可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认识。文言文选用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文章,作者以史为鉴,提出廉之可贵。文学阅读将对古镇的体验与文化传承结合起来,既可以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又可以帮助学生体悟风景背后深厚的人文意义。

  鼓励个性化思考和表达

  专家表示,今年的语文试题着重为考生创设社会生活情境、个人体验情境,在解决问题中鼓励个性化思考和表达。

  其中,微写作第1题创设社会生活情境,对是否创建班级微信公众号发表观点、陈述理由,展现考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第3题创设个人体验情境,“心跳得那么快”形象生动、引人遐想,以此为开头进行小诗或抒情文字的创作,有很大的想象空间,便于学生展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近年来,北京卷不断探索创设综合、复杂的情境考查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例如今年多文本第4题选项联系了成语学习、诗歌朗诵、参观研学等学习活动,第5题则模拟了常见的阅读学习活动——列表格式提纲,都是既有社会生活情境,又包含学科认知情境,都与考生真实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

6月7日,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考点,考生结束当日第一科语文考试后手捧鲜花走出考点。 中新社记者 易海菲 摄

  关注教材单元学习任务

  专家表示,北京卷重视“教、学、评”的一体化,重视体现与教材的显性、隐形关联,引导教学灵活运用教材培养语文核心素养,体现了“把课堂表现考出来”的鲜明特色。

  今年试卷命题重视教材提炼出来的核心知识,强调将知识结构化,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构建知识。例如,第11题对《论语》的考查有三道小题,第一小题考查字音与词义,第二小题考查句意,第三小题涉及对儒家思想的理解,这三方面都是教材中极为常见的内容。

  专家分析,从表面上看三道小题相互独立,实则前后关联、逻辑清晰、密不可分。读音与词义相关,词义与句意相联,这些是理解《论语》中儒家思想的基础。该题在语料上涉及字音、词语、句子、句群,在能力上涉及积累、理解、应用、分析、创造,在命题立意上体现出《论语》阅读的互文性、结构化的方法,以及综合、开放等思想,引导学生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养。(完)

【编辑:陈文韬】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新闻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