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7月25日电 (刘洋)“谢谢您对所有演员的支持!我们的中文水平不高,但您常和我们交流。您的热情让我们想努力下去。”这是美国版《东海人鱼》排练结束后,中方执行导演廖伟收到的一封手写信。
日前,“中美青少年国际中文和戏剧交流”项目在北京启动。15名美国中学生经过一年多的中文台词学习和舞蹈培训后,为大众带来了《东海人鱼》的演出。
廖伟告诉中新社记者,参演的孩子们来自美国落基山芭蕾舞团,短时间内让她们理解中国戏曲表演方式很难。因此,为了不让演员的表演“失真”,他采用了芭蕾舞的表演形式,但在主要矛盾和节点上强调“中式味道”。
“对双方文化予以尊重,对合作予以空间才能使文化交流更通畅。排演结束后,很多孩子跟我讲想继续学习中文,这让我感受到做戏剧交流的意义。”廖伟说。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院长冯俐认为,以戏剧为媒促进中外文明交流有两条路径:一种是中文戏剧在海外的曝光,另一种是结合中文教育的戏剧学习。在“中文 戏剧”的方式下,他国青少年可以深度体验中文的魅力。
“归根结底还是要有好的作品。”冯俐以《司马光砸缸》为例表示,在对故事进行戏剧化改编时要考虑情节发展的逻辑性,比如,小孩子为什么爬到水缸上。创作者需站在孩子的视角,完成对故事前因后果的补充,使故事更生活化。
谈及人物形象的刻画,应用戏剧工作室Luofulli创始人、英国皇家中央演讲戏剧学院应用戏剧硕士罗乐瑜表示,海外戏剧中的华人形象被塑造得很单薄,不够真实。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在于华人群体自我展现的缺失。
“我觉得第一步是引导大家说出自己的故事。”工作室另一创始人罗蕴佳说,在海外做戏剧交流首先要关注到华人本身的表达需求。不同代际的华人有不同的经历和想法,是各个时代的缩影。他们需要一个交流的空间,让自己的故事被听到。
基于此,二人与当地侨团合作,走进英国社区,邀请华人到工作坊中围绕关键词讲述自己的故事。比如,白手起家创立时装店;成为第一位考取英国皇家测量师的华人;儿时获得长跑冠军等。
罗乐瑜和罗蕴佳将这些故事编排成话剧,并搬上英国皇家中央演讲戏剧学院的舞台。“这是一个通过对家庭关系的描绘讲述关于‘中华感’的故事。他们的分享引发了我们对中华血脉的思考。”罗蕴佳说。
意大利表演研习工坊Yizhong Art负责人岚心也用相似的方式将中国留学生聚集起来,通过戏剧和行为表演向当地观众展现当代中国人的形象。
在此前的一场演出中,演员们目视下方,被一根绳子捆绑着出场。随后,他们解开绳子看向并走近观众,用中意双语重复自己设计的台词。
岚心告诉记者,这根绳子的语义是开放的,既可以代表西方社会对中国人的刻板凝视,又可以代表他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解开绳子意味着留学生们挣脱“内敛”等刻板标签,向其他民族的人表达自我。
在用戏剧推进中外文明交流的路上,海内外戏剧人不断摸索讲述和传播方式,用戏链接各个群体,以戏描绘中华形象。
“个人力量是单薄的。我希望通过戏剧链接更多中国留学生和华人群体,一齐搭建文明沟通桥梁。”岚心说。(完)
【编辑:姜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