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新闻头条 • 正文

“要想富先建港” 中企海外港口建设背后的“生意经”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作者:刘阳禾

  原标题:(经济观察)“要想富先建港” 中企海外港口建设背后的“生意经”

  中新社北京7月29日电 (记者 庞无忌)6月,中远海运港口收购德国汉堡港“福地”集装箱码头24.99%的股份项目完成交割,几个月前,该公司还宣布投资埃及苏科纳港口新集装箱码头25%股权。这是中国企业加速海外港口投资建设的缩影。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作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要环节,中国海外港口建设明显提速。

  港口是连接陆海的大型基础设施,港口项目往往资金投入大、建设周期长、回报慢,且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为何这10年来,中国加大力度参与、拓展海外港口国际合作?

  国观智库2019年发布的《“一带一路”中国海外港口项目战略分析报告》认为,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投资港口的动力,来源于中国通过对外开放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这一发展经验提供的强大信心。

  报告指出,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运营港口最根本的动力在于将中国经验带到其它发展中国家、通过港口建设和运营为对象国的经济发展赋能。10年来,这一做法成效明显。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一带一路学院研究员万喆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10年来,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港口建设和经营,不仅有力促进当地就业、基础设施改善和经济发展,还以出色的海运服务造福各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提供港口带动经济的“中国方案”。如:中国港口建设企业招商局集团总结蛇口工业区和中国开发区发展模式和经验,形成了“蛇口经验”,即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沿岸港口为特色,以中间经贸合作区为产业聚集平台,以后方城市为依托的“前港、中区、后城”的“一体化”战略综合布局方案。通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在临港区域开发海外产业园区,打造适合国际产能合作的软环境,同时帮助东道国政府解决发展经济和就业、吸引外资等问题,将海外产业园区打造成连接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一个重要桥梁。

  二是有力促进当地就业。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城是“一带一路”重点合作项目,也是中企在海外开发运营的首个“经济特区”,由中交集团所属中国港湾投资建设运营,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选为“影响未来的五座新城”之一。根据管理咨询公司普华永道评估,科伦坡港口城项目在一级开发、二级开发和城市运营三个阶段中,将为斯里兰卡吸引超过97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该项目为斯政府增加超过50亿美元的财政收入,并将持续为当地创造共计超过40万个优质就业岗位。

  三是以智慧港口推动港口高质量发展。海法新港是以色列60年来迎来的首个新码头,这也是中国企业首次向发达国家输出“智慧港口”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海法新港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港口之一,大大改变当地港口拥堵现状,为以色列及周边地区货物流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推动上海港加强与“海上丝绸之路”各港口之间的业务联系,建成进出欧洲市场的重要贸易通道。

  2022年末,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参与海上丝路沿线国家港口建设研究》一书中也提出,中国参与海上丝路沿线的港口建设实践推动了国际港口合作的兴起。中资企业参与全球港口建设是基于国际市场竞争原则的商业行为,而不是拓展海权和地缘政治利益的战略行为;追求的是具有包容性的地缘经济利益,而非排他性的地缘政治利益。

  针对近期美国以所谓的国家安全威胁渲染所谓的“中国投资全球港口威胁论”,万喆认为,这是将正常的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泛政治化、泛意识形态化、泛安全化,这是对美国对自身基础设施建设能力的“焦虑”,实质上是对美国无力为世界提供公共成品和经济复苏的“辩解”。(完)

【编辑:刘阳禾】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新闻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