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新闻网兰州8月17日电 (戴文昌) 金秋八月,记者随甘肃省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媒体采访团深入甘肃省张掖市采访。位于中国“河西走廊”黄金地段的张掖市,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得名,是“一带一路”向西延伸的重要节点城市。境内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光照充足、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四大自然生态系统交融交汇,是天然的绿色大农场和有机大牧场,自古以来就有“金张掖”之美誉。
戈壁荒滩崛起的智慧农业“新样板”
在张掖超越发展农业有限公司现代智能玻璃温室里,记者看到颗颗圆润饱满的串番茄挂满秧藤,长势喜人,而这小小的串番茄背后,却藏着满满的“科技味”。
图为智能温室种植的串番茄。(资料图)戴文昌 摄“我们建设高标准智能玻璃温室,种植从法国引进的优质串番茄,目前产量达每平方米32公斤。”该公司总经理李自军介绍说,公司产品主要销往中部、东部地区和沿海城市的中高端市场,年产串番茄约9000吨,年产值约2.5亿元。
“我们把进口椰子壳打碎制作成椰糠包代替土壤,并运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可节省水肥80%,同时,采用集‘智能升降温管理系统、生物防治系统、物联网中控系统’等高科技手段对种植作物的温、光、水、气等进行全程自动化控制,突破了传统农业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李自军说。
新能源产业实现“能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
在民乐县丝路网能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330千伏建航储能电站,由102台电池仓组成的储能系统,在戈壁荒滩上排列成阵,像集装箱组成的“小码头”。
图为建航储能电站。(资料图) 戴文昌 摄该站站长张志勤为记者打开了一个电池仓,由8个电池包组成的充电系统,正在电流阵阵中吸纳电能。张志勤说,电池包组件吸收的电能汇集到仓内的PCS储能变流器,将直流电变为交流电,之后经站内330千伏变电站送入电网。此时此刻,正在充入电池包的电,恰也来自电网,储能系统和电网通道实现了双向打通。
张志勤介绍说,此时既是新能源大发期,也是现货电价较低的时段,此时买入,而在早晚用电高峰卖出,既助力了电网调峰,提高了新能源利用率,也以电价的低买高卖为企业实现了利润。
数“智”赋能,聚势前行
记者在甘肃神农珍稀菇业有限公司食用菌培养基原料加工车间、食用菌生长车间看到,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实现了全覆盖。用玉米秸秆、玉米芯、麦麸等配制的培养基,在生产线上自动装瓶、自动输送;鹿茸菇的生长车间,简直可以用“云雾缭绕”的小气候来形容。
图为鹿茸菇生长车间。(资料图) 戴文昌 摄该公司总经理刘利介绍说,适宜鹿茸菇生长的温度、光照、气流、湿度等都由控制柜控制系统实时监测,超过指标自动报警,与智能控制柜控制系统相连的调节设备,会及时调整运行,确保食用菌在最理想的环境中生长。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该公司为规避原料、成品转运期间受到风沙的影响,还把连接车间的通道设置在了地下,且都是自动化传输,从源头到下游各个环节,都追求质量的精益求精。
立足资源优势,“匠心”打造乳业精品
在甘肃前进现代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挤奶大厅”里,工人正在转盘式挤奶设备前按标准程序为奶牛挤奶。
图为牧场里的转盘式挤奶设备。(资料图) 戴文昌 摄“我们有两大优势。”该公司党总支书记舒朝选说,首先是品质好。张掖是中国苜蓿主要产区,加上该企业拥有6万头奶牛养殖规模和标准化养殖技术,保障了奶的质量。其次,该公司从2016年起与四川菊乐等多家乳业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建牧场、共同开发乳品。通过资源优化配置、发展模式创新,解决了生鲜乳销路和加工问题。
随着高品质奶输送到南方城市,也为甘肃前进现代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传祁乳业的产品扩大市场做了铺垫,“云上传祁”6个系列、40多个品种的产品从张掖出发,开始向全国辐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