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新闻网西安8月17日电 (杨英琦 彭斌 张毅)“潼关天下秀,美食真正馋,两饼加两汤,四海游客赞……”华灯初上的陕西潼关县明德公园,黄河老腔艺术团正在开展惠民文艺演出,其唱腔中的“两饼两汤”,正是潼关名吃肉夹馍、烩饼和鸭片汤、鲶鱼汤。
陕西潼关,地处黄河、渭河、洛河三河交汇处,独特的地域环境孕育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近年来,潼关县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让非遗文化、绿色产品形成品牌效应,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产业,催生文旅新业态。从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到一处处美丽宜居的村庄院落,当地将文化资源和本地主导产业有机结合,让村民“记得住乡愁”,使文化资源“活”起来,走出了一条文化先行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图为潼关古城山河一览楼远眺。中共潼关县委宣传部供图“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潼关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与故事,作为乡土文化的重要部分,这些凝结着当地历史与民众情结的文化资源是乡村社会健康发展的根基和重要保障。按照“保护为先、利用为机、传承为本”原则,当地实施了潼关古城、十二连城烽火台、古树古村落等保护工程、非遗项目传承工程,启动了村史馆、博物馆建设,建成了3座县级博物馆、28座村史馆(博物馆)。
同时,潼关县相继开展“记住乡愁,一村一史”“乐起潼关,一村一歌”等系列活动,激发乡土人才的活力,文联、曲协、影协等文艺文化团体如雨后春笋,三届潼关诗词大会成功举办,皆推动了当地诗词散曲的繁荣。
图为潼关黄河、渭河、洛河三河交汇处风光。中共潼关县委宣传部供图豪迈粗犷的黄河老腔起源于古潼关黄河岸边,由黄河码头船工喊号子演变而来,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2009年,当地成立黄河老腔艺术团,2017年成立黄河老腔幼儿传承团,黄河老腔从最初村民农闲之余的自娱自乐,到成为地方优秀文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声音”,在不断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也增强了潼关“文化 ”发展后劲。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我们将依托潼关厚重的文化资源,充分释放乡村文化的内在魅力,更好地为乡村振兴塑形铸魂,丰富民众精神文化生活,引领乡村风尚向上向善向美,使乡村的内生动力更加强劲。”潼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永笛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