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新闻网杭州8月26日电 (童笑雨 程振伟)“过去牦牛都养在村子里,虽然是持续几千年的习惯,但不卫生也不科学。现在浙江援建人员把‘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理念带到甘孜,我们这个小村庄,也有了牦牛养殖基地,更规范也更科学了。”四川甘孜州理塘县禾然尼巴村党支部书记昂旺降措对来自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学生说。
团队在理塘县“塘塘合作”牦牛产业园调研。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供图 团队参观雅江县松茸交易中心。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供图浙江乡村美丽蝶变,始于“千万工程”。20年来,“千万工程”造就浙江万千美丽乡村。
暑假期间,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寻踪‘千万工程’甘孜调研团”走进浙江对口支援地甘孜州,在康定市、泸定县、理塘县、稻城县等地的多个乡村探访,看发源于浙江的“千万工程”如何在甘孜的雪域高原上生根、落地成长。
禾然尼巴村是其中的一个点位。昂旺降措说,在理塘县,这个由杭州市钱塘区援建的“塘塘合作”牦牛产业园里,“一园多区、种养循环、三产融合”的发展模式,把企业、合作社和牧户连接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产业园里,科学饲养的牦牛经过6个月育肥,体重达到400斤后出栏,比传统的养殖周期大大缩短。昂旺降措说,如今,不仅村庄更美了,村民通过科学养殖,收入也大幅提高了。
同样的蜕变,也在雅江县上演。在雅江县松茸交易中心数字展厅区,浙江驻甘孜工作队队员、甘孜州雅江县副县长蒋晓伟正在介绍这个由杭州市上城区援建的“雅江松茸产业大脑”。
据悉,顾客只要扫一扫包装箱上的溯源码,就能看到每颗雅江松茸独有的ID号,上面还有产区、环境信息、采摘人员信息、产品信息等,相当于把松茸采摘、服务、流通、治理、监管等环节进行了串联。
“在这么高海拔的地方,看到这么先进的松茸产业大脑,让我想起了浙江各地的渔业产业大脑、山核桃产业大脑。它不仅环保健康,而且能带来高溢价,正是‘千万工程’中农村美丽经济的体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调研团带队老师杨伟婷说。
在泸定县泸桥镇咱里村,调研团看到了“高山卫士”数字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全天候为村民“站岗放哨”。系统实时采集和传输地质灾害的相关数据,如降雨量、土壤湿度、地面位移等。当数据达到预警值时,系统第一时间把预警信息发布到每家每户。
“通过建立‘塘塘合作’牦牛产业园、构建高山卫士等方式,因地制宜让‘千万工程’经验植入理塘,并将其转化为当地民众切实能感受到的美好生活,我们可以很自豪地说,‘千万工程’在雪域高原生根了。”浙江驻甘孜工作队队员、理塘县副县长叶小明表示。
“希望同学们在调研省内外各地因地制宜实施‘千万工程’,寻找‘共同富裕’的浙江印记的同时,做好总结和宣传,让中国好故事促进国家大发展。”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团委书记邹昕瑶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