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新闻头条 • 正文

浙江党外知识分子开展“头脑风暴” 用艺术赋能乡村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作者:付子豪

  齐齐哈尔新闻网宁波9月1日电(记者 林波)烟雨朦胧,走进浙江宁波慈溪的观海卫镇双湖村,烟波浩渺的杜、白两湖,如水墨丹青,展示着神秘幽远的意蕴。借助“古韵秘色瓷文旅线”“上林瓷乐·五磊梵音”两大“精特亮”工程,双湖村正积极推动古村旅游从“过境游”向“旅游目的地”的转变。

观海卫镇双湖村一景。 观海卫镇人民政府供图

  与此同时,随着乡村振兴不断推进,以双林湖为代表的传统古村也遇到了发展业态单一化、同质化的“成长烦恼”。

  如何深化校地合作,发挥校地资源和人才优势,用艺术赋能助力乡村振兴?如何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辨识度的“知美”艺术空间和景观?古村的保护和开发再次引起民众的关注。

  “如今正是乡村发展的关键期,我们迫切需要人才团队的加入,让村庄发展更有规划。”面对双湖村的“成长烦恼”,该村党总支书记王其忠找到了“解决方法”——通过党外知识分子等统战资源的助力,发挥他们的力量,用艺术赋能乡村。

  近日,浙江省知联会“之江同心·校地直通助共富”暨宁波市党外知识分子助力乡村振兴“艺术赋能”建新功系列活动在慈溪启动。

“之江同心·校地直通助共富”暨宁波市党外知识分子助力乡村振兴“艺术赋能”建新功系列活动启动现场。 慈溪市委统战部供图

  启动仪式上,浙江省知联会向宁波市知联会授牌“之江同心·校地直通助共富”党外知识分子助力乡村振兴市级全域实践单位。浙江知美画院以及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等6家高校知联会向13个镇(街道)、村(社区)授牌。六大高校与慈溪6个村(社区)签约创建服务项目。

  宁波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林雅莲在致辞中表示,宁波将进一步推动“共同富裕所需”和“党外知识分子所能”深度融合,以全域实践产出全域成果,为该省共同富裕示范贡献宁波力量。

  双湖村是宁波慈溪支持党外知识分子参与文旅产品产业策划开发,着力把当地优势资源变为优势产业,助力“之江同心·艺术点亮乡村”行动上的一站。

  据慈溪当地统战部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该市将探索统战牵线、知联参与、镇村配合的模式,以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为切入点,通过景观节点、环境改造及农旅业态等提升植入,推动党外知识分子带头通过旧村、旧房改造为公共艺术空间、网红打卡地等,实现以低投入产出高效能,真正实现艺术赋能乡村振兴。

  诚然,古村保护,非毕其功于一役。

  浙江工业大学教授潘海颖表示,乡村旅游发展包括产业实践,最大的瓶颈和痛点是如何打通资源的产品化和产品的产业化。她认为,在同质化山水资源之下,需要依靠文化创意将更多的资源进行整合。

  浙江财经大学副教授徐萌认为,乡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产业体系单一、产业融合度低等问题可以通过国土空间规划的制定,进一步整合资源,做到科学、合理开发和调配,从而实现乡村的融合和区域的协调发展。

  如果把乡村看成一个有机的生命体,那么更新是其必然现象。

  浙江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王利月在以“艺术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第37期之江同心·经济圆桌会议上充分肯定文化和艺术在乡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乡村建设过程中存在乡村缺少美感、产业缺乏内容等问题,要整合政府、村民、艺术家和企业多方力量,把艺术赋能乡村做到实处、发挥作用。

  审视当下,在浙江,艺术赋能乡村的案例并非少数。在宁波市宁海县骆家坑村,当地邀请台湾教授“登陆”,绘制了艺术乡建发展蓝图;在绍兴市越城区坡塘村,该村通过与大学艺术团队的合作,走出了一条艺术赋能、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路;在杭州市西湖区外桐坞村,随着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家老师的入驻,该村围绕“艺术”主题打造村庄,产业通过艺术赋能逐步优化。(完)

【编辑:付子豪】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新闻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