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新闻头条 • 正文

上海自贸区企业以“数”论发展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作者:付子豪

  齐齐哈尔新闻网上海9月13日电(李姝徵 任新月)今年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设立十周年,也是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设立四周年。

  自贸区区内企业发展如何?12日,中新社记者走访自贸区内多家企业,聆听企业以“数”论发展。

  “这10年来,我们从刚开始的800平方米的仓库,扩展到现在两万多平方米的多功能仓库,”元初数智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晓峰在接受齐齐哈尔新闻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扎根自贸区这十年,企业的成长显而易见。

图为元初数智科技物流仓储中心。任新月 摄

  仓储面积的增加只是企业成长的一个面向。杨晓峰表示,作为一家供应链和仓储企业,其更深层次的发展体现在经营品类的扩大和企业自身的转型。

  “我们的业务范围从单一的进口化妆品增加到了涉及食品、服装、汽车、汽车零部件等门类近5万多个品名,”杨晓峰表示,在业务模式上通过自贸区内海关、检验检疫的政策创新,关检融合,信息化系统升级后,元初数智的运营模式从原来粗放式、传统式的供应链操作逐步向数字化、智能化进行转型。

  “我们从2022年启动销售,当年就实现销售收入3000多万元(人民币,下同),2023年预计实现6000多万元;2024年预计实现1亿多元。”谈及企业发展,阿帕斯数控机床制造(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罗超信心满满地亮出一组销售数据。

  而他的这份信心,既源自于自身企业,也源自于临港新片区。“这里(临港新片区)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推动者,是高端制造的金字塔尖。”罗超表示,高端制造业聚集,就意味着客户的聚集,“我们的机床主要是服务于这些高端制造业的。”

图为阿帕斯数控机床制造(上海)有限公司工厂内部。任新月 摄

  罗超从外地转战上海时,起初蛰居于浦东新区川沙某处,只是一个研发小组。两年前入驻临港新片区后,相关部门如同管家一样上门宣讲政策,提供各类办证服务,使得他们有足够的精力全力投入研发工作,具备三大核心优势、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的数控机床诞生就此诞生。“从研发小组演变成一家工厂,我们只用了两年时间。”罗超说。

  同样获得快速成长的,还有和元生物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董事长兼创始人潘讴东,长期聚焦于有着“生物医药芯片”之称的基因与细胞治疗领域。2020年,他带领公司落地临港新片区,准备打造7.7万平方米的“和元智造精准医疗产业基地”。

  7.7万平方米的规模,“从买地到建成使用,只用了两年多时间,速度相当快。”潘讴东表示,目前,和元生物已成为集基因功能基础研究服务、细胞和基因治疗药物孵化、临床级细胞和基因治疗药物商业生产服务三大发展方向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的细胞与基因治疗药物,有的已应用于临床。

  “基地一期快速建成使用后,不但大幅提升了产能,也有助于推进公司对渐冻症等罕见病症的细胞与基因治疗药物的研发工作。”潘讴东表示,接下来,该公司将打造以基因和细胞治疗为核心的国际化产业集团,从临港新片区进一步走向世界。(完)

【编辑:付子豪】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新闻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