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新闻头条 • 正文

特写:天山脚下的“浙建红” 续写新时代“山海情”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作者:唐炜妮

  齐齐哈尔新闻网杭州9月22日电(奚金燕 王珏)初秋时节的天山南麓,塔里木河两岸红柳花开,灼灼一树霞。

  河流起源地是新疆兵团一师阿拉尔市(以下简称阿拉尔),胡杨河景观带穿城而过。夜幕降临,浙建集团建设的阿拉尔首个PPP项目——“三馆合一”暨胡杨河景观工程,便成了市民休闲胜地。

胡杨河景观工程。 浙建集团 供图

  从东海之滨到塔里木盆地,建设宽敞明亮的现代化学校,让农牧民的孩子走进课堂;建起5A景区“沙漠之门”,让“黄沙”变“黄金”助增收……13年来,一批批浙建人从浙江出发,跨越山海,奔赴阿克苏地区、和田地区以及阿拉尔等地,在民生改善、产业发展、人才培育等方面发力,同心筑梦绘“疆”来,续写新时代“山海情”。

  跨越山海 为美好生活“添砖加瓦”

  2010年,新一轮对口援疆“国家行动”全面开启。作为浙江省属国企,当年6月,浙建集团紧随浙江省援疆指挥部第一批干部进入新疆阿克苏,成立援疆工程前方指挥部以及下属二建集团新疆分公司。

  此后,又有建工集团、交建集团等多家单位积极响应号召,派驻精兵强将奔赴新疆成立分支机构,实施“浙建援疆先锋工程”创建活动。

  先进的施工经验和管理理念随着“浙建红”的步伐播撒到边疆。在重点援疆工程——阿克苏地区学前双语教育师资培训中心项目部,建设团队精细施工和现场管理令当地建筑业企业点赞。

塔克拉玛干片区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项目(游客中心)工程。 浙建集团 供图

  然而当地项目分布点多面广,各项目之间距离都在一百公里以上,最远的相隔约400公里,施工组织和管理难度大、成本高。

  “白天在一个项目里开会,夜里开车几百公里赶到另一个项目,参与第二天的相关工作。”时任浙江二建新疆分公司经理陈旭辉说,常态化奔波在各个项目,恨不得有分身之术。

  长期以来,一批又一批援疆建设者在戈壁荒滩艰苦奋斗,拼搏进取。2015年3月,浙江省最大产业援疆项目——浙能阿克苏电厂开工建设。为赶在冬歇期前完成基坑换填,确保整个基坑不被冻融报废,项目部星夜鏖战抢工期抓进度。砂砾石碾压加班加点到深夜12点,压实度灌水取样工作要干到凌晨2点多。天还没亮,新的摊铺料又要开始了。

  建设者们克服条件艰苦、环境恶劣、任务艰巨等困难,完成37项援疆工程建设任务,创“天山杯”13项、“钱江杯”7项、“托峰杯”5项。高质量建设的援疆项目,让当地人民看到了更加美好的明天,2011年,浙建集团被浙江省委省政府授予“浙江省援疆工程特别贡献奖”。

  产业赋能 激活经济发展“强引擎”

  天山脚下,一个个民生项目、一条条产业链、一封封感谢信,见证了这一份特殊的山海情。

  2020年,浙建集团与阿拉尔签订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开启援疆新征程。

  投资建设阿拉尔浙建新型建材产业园,全力推动绿色建材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此举突破当地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产业瓶颈,以园聚产激活经济发展“强引擎”。自去年5月投产以来,产业园累计销售额达2.1亿元。

  浙建集团还积极发挥建筑业支柱产业优势,参与当地建筑产业布局,重组改制新疆塔建三五九建工助力当地建筑业企业发展。

浙能阿克苏电厂建设场景。 浙建集团 供图

  来到三五九建工承建的阿拉尔市长租房建设项目工地,“智慧工地”更显“高大上”:塔吊吊钩盲区配置可视化系统;灭火器均已采用二维码定制化精细管理;管理人员通过手机“数字项目APP系统”上传安全隐患并督办整改……

  三五九建工董事长、党委副书记严华兴表示,自2020年底浙建、塔建重组以来,三五九建工用活“浙建”金字招牌,2021、2022两年,年均新签合同额56.05亿元,较重组前增长107.43%,吸纳就业5000多人。

  同时,以三五九建工为载体,浙建集团发挥投融建管运全产业链联动和上市公司综合优势,推动援疆重点重大项目落地。首个EPC总承包项目——公共租赁住房一期二期项目,可解决1.4万人的住房问题;投资建设金融中心项目,助力打造阿拉尔首座金融综合体……近年,通过EPC、EPC F等业务模式,浙建集团累计投资30多亿元参与27个阿拉尔重点重大项目建设,涵盖教育、医疗、文化旅游、富民安居工程等重点工程领域。

  智力援疆 培育“带不走”的人才梯队

  智力援疆是增强受援地内生动力的有效举措,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今年,浙建集团14名专业骨干组成的援疆人才组,分赴阿拉尔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部门挂职,为当地提升建筑工程管理、培育项目规划设计技术人才以及部分老旧建筑翻新改造等事项把脉问诊。

  “老小区楼房由旧到新、道路由堵到疏,为能参加援疆工作而倍感自豪。”作为援疆工作青年人才,项目经理李钶全力为老旧小区改造献计出力,参与改造项目10多个,惠及上万人。

  跨越千山万水,浙建援疆干部人才带着责任和重托扎根戈壁,把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到新疆的同时,通过“传帮带”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截至目前,浙建集团50名援疆干部、百余名职工先后参与援疆工作。

  大漠边陲,艰巨的援疆任务和艰苦的自然条件都是摆在面前的巨大考验。

  “天气干燥,沙尘暴厉害,多数职工嘴唇起皮干裂,咽喉发炎肿痛。”回想当年场景,时任浙江二建新疆分公司党总支书记徐伟忠感慨,“工地往往缺水缺电,洗头洗澡都是一种奢望。”即便如此,大家始终把岗位当阵地守,齐心协力完成每一项任务;专家带骨干、师傅带徒弟,一茬接一茬的援疆力量情暖天山。

  据悉,浙建集团围绕阿拉尔重大产业、重点工作,积极向当地党委和政府提出重大意见建议51条,撰写各类工程、重要调研报告138篇,主持参与重点课题75个,填补技术空白16项,全力解决项目建设、城市发展等堵点难题,助力阿拉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我们将持续聚焦产业、项目、人才培育等领域,多点发力、善作善成。”浙建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面对援疆工作新形势新任务,集团将应当地所需、尽浙建所能,助力建设天山南北更加美好的明天。(完)

【编辑:唐炜妮】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新闻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