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新闻头条 • 正文

热评丨这个“最火”黄金周 复苏动力强在哪?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作者:朱延静

  中秋国庆节假期国内旅游出游预计达8.96亿人次,假期前三天国内旅游出游3.95亿人次、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25.3%……旅游火爆场景再现,这个被称为“最火”的黄金周,今年有什么不同?这两天,有两个旅游打卡点的新闻,都跟“墙”有关,从中读一读人潮涌动中的新趋向、新变化。

  在三亚,天涯海角游览区迎来免门票之后的首个黄金周,游客接待量节节攀升,新推出的项目不仅带动景区盈利,还将消费吸引力辐射到周边的天涯小镇。三亚逐步拆除国有景区“门票围墙”,多个景区观光车等收入增加、旅游业态进一步丰富。

  在武汉,地铁黄鹤楼站的“红墙”打卡点旁多了两座服务亭,一座是母婴驿站、一座是共享化妆间。“红墙”原本是附近停车场的一段围墙,相关部门将围墙后移几米,刷上颜色,为人们“和黄鹤楼同框”拍照留出空间。“红墙”火了,地铁口旁的小巷门店都租出去了,生意也好起来了。

  “拆墙”在门票上做“减法”,打破“门票经济”的传统模式,提供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刷墙”后在服务上持续做“加法”,刷出的不仅仅是网红打卡地,更提供给公众良好的旅游体验,还带动了消费。两者的“加减法”都体现了新思路、新创意,项目出新出彩,服务如果能持续到位,就能赢得好口碑,结果就会是“多赢”。

  从“门票经济”到“综合经济”,从风景到“场景”,可以看到百姓需求的变化。近些年来,有多个景区推行免费开放,今年以来,文旅消费复苏趋势明显,又有南浔古镇等景区相继推出门票免费政策。现在,有更多的人不满足于走马观花的景区观光游,而更愿意选择休闲度假游,这样的转型变化就在假期的旅行轨迹里。随着亚运会的持续升温,“跟着赛事去旅行”成为新风尚;在上海黄浦江畔,一批具有百年历史的老厂房、老仓库变身艺术中心吸引游客;特色小城市民俗酒店预订量创新高,“反向旅游”给更多地方带来发展机会。

  从玩法“上新”到服务“有心”,可以看到供给链、创新链这一连串供给侧的变化。今年旅游新产品供给不断升级,避暑游、研学游、亲子游、文化游火爆,村BA、村超、演唱会等亮点“出圈”。深入发掘独有和特有的文化元素,通过新产品、新服务把旅游体验切割成有趣的场景,打造差异化的旅游项目,这也是创新消费场景的必然需求。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加大优质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体育游、乡村游、生态游、海洋游等等都将大有可为。高质量发展,在大景区里嵌入美好小场景,小创意里也活跃着民生大需求。

  旅游转型升级,更多人将享受到性价比更高、更精细有心的产品和服务。更多的新产品、新业态,更精彩的风景在路上,带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也将不断加力。

  (文丨陶郎)

【编辑:朱延静】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新闻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