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新闻头条 • 正文

(杭州亚运会)城市志愿者观察:与亚运同呼吸、同感受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作者:朱延静

  齐齐哈尔新闻网杭州10月5日电 (鲍梦妮)杭州亚运会是亚洲大家庭相聚一堂的体育盛会。赛场之外,千千万万个杭州小家庭同样热情拥抱着远道而来的朋友,在点点滴滴的志愿服务中与亚运会同呼吸、同感受。

戴阳(左)帮助市民乘坐公交车。 受访者供图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在杭州临平体育中心体育场,准备观看亚运会足球比赛的观众陆续地到达检票口。不远处,“临通亚运”志愿服务队青年志愿者戴阳正有条不紊地引导乘公交车而来的观众找到观赛入口。

  据了解,这支志愿服务队由42名来自临平区交通运输局和临平区交通集团的志愿者组成,主要负责亚运会场馆周边的交通服务保障工作。除志愿服务之外,他们每日仍需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戴阳平日里是交通工程项目负责人,曾参与当地高速入城口迎亚运提升改造工作。由于本职事务繁忙,他便与志愿服务队的队友商量,将自己的服务时间安排在午休及晚上下班后。

  “如果手头实在有紧要工作,大家都会帮忙顶上志愿服务的任务。能够在家门口的亚运会展现出东道主的热情,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难得的机会。”戴阳说,自己早出晚归的工作离不开妻子的支持。在某个雨夜,妻子还特意为他送来了雨衣、雨伞等雨具。

  杭州亚运会期间,所有观众可以持门票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对于部分老年人而言,在智能手机上调出用以乘车的“亚运PASS”码并不简单。已成家立业的戴阳在面对此类情况时,总会多几分耐心与温柔,不厌其烦地解释使用步骤。

  正因这群奉献于交通一线的志愿者,在中国女足亚运队获得小组赛首胜后的一小时内,1500多名观众得以顺利乘坐接驳公交车从场馆来到附近地铁站。戴阳很欣慰,让观众顺利赶上比赛、帮助其安全回家,就是他亚运志愿服务工作中收获的快乐与意义。

  在杭州,用志愿公益服务帮助市民生活更美好并非迎合亚运会的特意之举,而是颇有年数的“老传统”。杭州亚运会开幕以来,67岁的“武林大妈”志愿服务队(以下简称“武林大妈”)队员俞翠英有些忙碌。今年是她在志愿服务岗位坚守的第15个年头。

  记者见到俞翠英时,恰逢几名哈萨克斯坦运动员路过武林大妈亚运志愿服务亭。“Hello! Welcome!”在俞翠英的热情招呼下,外国运动员们品尝了一杯爱心凉茶,纷纷为其“点赞”。

哈萨克斯坦运动员与“武林大妈”志愿服务队。 受访者供图

  “我们这个服务亭靠近武林夜市,平时人流量就大。现在亚运会开了,明显感觉外国朋友更多了。那我们就想着学一点基础的英语和国际礼仪,能够和国际友人交流一点,也是对他们的尊重。”俞翠英话音刚落,便有游客询问前往西湖的路线。

  “你是要去断桥还是六公园呢?要赏湖景往这边走最好了。”细致的指引中,是“武林大妈”对中外游客的友好热情和对城市环境的了然于心。

  除免费茶水与道路指引之外,杭州亚运会期间“武林大妈”还增加周边巡逻的频次。日行两万步,已是他们的日常。

  事实上,“武林大妈”并不局限性别和年龄。这个国庆假期,16岁女生常心怡就主动拉上家长加入“武林大妈”的队伍。

  其母亲开女士表示,原本计划一家回到浙江湖州与家中长辈共度中秋、国庆双节,但孩子希望能够利用闲暇时间为亚运会添一份力,便带着她每天驱车三个小时在湖州与杭州之间往返。

  而开女士本人同样热心于亚运志愿服务,曾在亚运火炬传递现场进行秩序引导。她很高兴,志愿服务的“薪火”能够在母女手中接力。

  由一个人带动一个家,由千千万万个家汇聚一座城,杭州人民的热情就如漫天繁星,在城市侧将亚运会点缀得更为“浪漫”。

  据杭州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杭州已有148万余名市民报名成为“爱杭城”亚运城市志愿者,已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近50万场次。

  可以说,在观众奋力高呼的呐喊中,在志愿服务者无微不至的关照中,在各行各业坚守岗位的汗水中,“让远方的朋友宾至如归”正在成为现实。(完)

【编辑:朱延静】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新闻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