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新闻头条 • 正文

“碳”路先行|河南三门峡:绿染黄河畔 天鹅舞蹁跹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作者:惠小东

  齐齐哈尔新闻网三门峡11月26日电 题:河南三门峡:绿染黄河畔 天鹅舞蹁跹

  齐齐哈尔新闻网记者 杨静 王惠琳

  “生态环境好不好,让鸟儿用翅膀投票。”跟拍天鹅的摄影师张明云26日接受齐齐哈尔新闻网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64岁的张明云是一位拍鸟摄影师,也是河南省三门峡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20多年来,从拍鸟到护鸟,他见证着黄河生态的变化,也记录着在三门峡越冬的天鹅由零星几只到上万只的过程。

  近日,来自蒙古国和西伯利亚的天鹅已经飞抵三门峡市。在天鹅湖城市湿地公园,天鹅时而优雅滑行,时而缓缓戏水,时而振翅高飞,优美的“天鹅舞”吸引各地游客前来观赏,呈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图为在三门峡越冬的天鹅。张明云 摄

  近年来,三门峡市在沿黄生态廊道的建设上下了大功夫。该市围绕基础设施建设、沿黄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示范标杆村建设等方面,实施了125个赋能项目,总投资达156.62亿元。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提升了沿黄生态廊道的功能性、融合性、特色性,还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民生效益的有机统一。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道路建设、驿站配套、交通通行条件优化以及5G信号全覆盖等措施,使得沿黄生态廊道的通行能力和游客体验度大幅提升。同时,环境治理提质增效,河道治理、湿地保护修复、廊道绿化美化以及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等工作也在持续推进,为天鹅等野生动物提供了更好的生存环境。

  同时,三门峡市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打造了多个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和休闲网红打卡地;积极培育农业特色品牌,推动大枣、莲菜、油菜等特色产业万亩基地建设,形成了“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产业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也为游客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旅游体验。

  此外,作为黄河中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经历了从破坏到修复的转变。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省最西部、秦岭山脉的最东端,海拔多在1200米以上,最高峰老鸦岔垴海拔2413.8米,被誉为“中原之巅”。

  历史上,由于粗放无序的黄金开采,这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从2016年起,当地强力实施矿山生态修复,关闭封堵坑口1017个,拆除设施1.45万个,栽植苗木80.7万株,生态修复143.5万平方米,实现了保护区生态环境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从“靠山吃山”到“养山护山”,铁腕治污让小秦岭重披绿色。昔日满目疮痍的小秦岭已成为河南特有动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区域。如今,这里的森林覆盖率达到81.2%,森林蓄积量90.4万立方米。小秦岭治理经验还入选联合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

从“靠山吃山”到“养山护山”,铁腕治污让小秦岭重披绿色。(资料图) 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供图

  依托小秦岭资源禀赋建成的小秦岭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每年吸引数万专家学者、中小学生来这里探索自然奥秘,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良性循环发展之路。

  近十年间,三门峡已从全国十大污染城市,蝶变为河南省森林覆盖率第一、断面水质全部达标、主要空气指标稳居黄河流域省辖市前列的生态宜居之城。

  “每年10月下旬至次年3月,大批天鹅就会来到三门峡,在黄河岸畔40余万亩的浅滩湿地过冬。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沿黄生态廊道的建设成果不断显现,来越冬的天鹅数量逐年增加,三门峡市已经成为天鹅等野生动物的理想栖息地。”张明云说。(完)

【编辑:惠小东】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新闻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