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新闻头条 • 正文

莫言:接续民族文学之根 让新世纪中国文学“有出息”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作者:陈海峰

  中新社香港11月28日电 (记者 刘大炜)中国内地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28日在香港表示,如果亦步亦趋地模仿西方文学,中国文学是不会在世界文学中占据应有地位的。只有把创作跟中华民族的文学之根接续起来,新世纪的中国文学才会有出息、有发展,才能进入世界文学之林。

图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香港大学举行的首届历史与文明国际论坛上作开幕演讲。 中新社记者 陈永诺 摄

  当日首届历史与文明国际论坛在香港大学开幕,莫言出席论坛并进行开幕演讲时作上述表示。演讲中,莫言提到,改革开放后大家都在广泛向外部学习,也有大量外国文学艺术作品陆续翻译或者引进到中国。那时候的他阅读了威廉·福克纳、海明威、加西亚·马尔克斯等一批作家的代表作品,深深感受到与过去读的作品有很多区别。

  莫言说,当他读到福克纳作品中有上百字的段落不分标点时,读到马尔克斯小说里有生活化气息的表达、打动人心的细节时,不仅感到震撼,也打开了创作思路。“在我几十年的生活积累中,类似的故事、类似的经验我也有很多,所以我拿起笔开始写作。”

  “这个时候因为太急于求成,因为太被西方小说艺术所震撼,过程中不知不觉有了模仿成分。”莫言说。于是,那时候包括他在内的一大批作家开始反思,认为如果亦步亦趋模仿西方文学,中国文学不会在世界文学当中占据应有地位。一个作家,如果只会模仿没有创新,也不可能在文学中有自己的地位。“可以吸取别人的经验,但是要改造,不能照搬,不能‘照葫芦画瓢’。”

  那如何在西方文学蜂拥而来背景下保持冷静的心,在谦虚地向外国同行学习的同时保持个性、寻找中华民族文学之根?莫言表示,首先要熟知中国文学经典,从《诗经》开始,到《史记》,到李白、杜甫,这些都是中国作家应该读过并了解,甚至是要有深刻体验的。其次是要了解历史,不仅是纸面上、已成典籍的历史,还要了解民间口头流传、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保存的历史文化“化石”,从中发现素材、获得灵感。(完)

【编辑:陈海峰】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新闻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