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太原12月7日消息(记者张洁 见习记者张晋鹏)“我父母70多岁了,我们白天没时间给他们做饭,就让他们来社区食堂就餐,父母吃得开心,我们也放心。”家住太原市迎泽区的李女士告诉央广网记者。自从家门口的社区食堂开业后,平时忙于工作的李女士,不再需要为父母按时吃饭的问题发愁。
民以食为天,近年来,山西省太原市的社区食堂如雨后春笋出现在城市各个角落。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3年底,太原市社区食堂总建设面积达到5.2万平方米,服务总人次约1000万人次。“一餐热饭”不仅解决了人们忙碌生活的后顾之忧,更提升了市民生活的幸福感。
社区食堂 汇聚市民三餐烟火气
初冬时节,央广网记者来到太原市迎泽区南官坊社区食堂,食堂大厅宽敞明亮,桌椅干净整洁,良好的就餐环境加上服务人员热情周到的服务,让社区食堂更显温馨。
据介绍,南官坊社区食堂于2021年9月开始运营,占地面积740平米,服务周边多个社区,平均每天有300多人用餐。该社区食堂运营方为星级酒店三晋国际饭店,所有厨师及服务人员配置均和酒店相同。
“针对附近上班族,我们食堂推出了小碗菜系列,价格实惠,方便快捷。还有色香味美的砂锅菜系,例如铁锅醋浇羊肉、红烧大骨头等等。”南官坊社区食堂行政总厨苏大伟表示,为了服务好社区里的老年食客,食堂特别推出了大烩菜,食材口感软糯,清淡又营养。
记者看到,社区食堂里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就餐,他们表示由于工作忙没时间给孩子做饭,大人下班、孩子下课后,一家人就直接到家门口的社区食堂就餐,既卫生又营养。“我特别喜欢吃这里的糖醋里脊,味道比我家里做得还好。”太原东岗小学5年级的小戴同学对央广网记者说。
社区食堂,不仅吸引了大批年轻人,更让老年人有了解决一日三餐的“家”。“这里8块钱就能吃到品种丰富的套餐,味道好营养也丰富,省去了我们做饭的麻烦,在这里吃饭很幸福。”今年80岁的李大爷,住在南官坊社区,社区食堂的老年人套餐价格便宜、品种多样,他几乎每天都会来这里吃饭。
记者看到,在用餐时间里,不少老年人会围坐在一起,边吃饭边唠家常,街坊邻里的情谊在这里得到巩固和加深。
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3年底,太原已有近400家社区食堂,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布局均衡、主体多元、方便可及的社区食堂服务网点,并基本做到了社区居民有普惠,一老一小有补贴,特殊群体有优惠,堂食困难可送餐。
“社区食堂 ”让适老服务零距离
在服务社区居民餐饮需求的同时,太原市“社区食堂 ”模式也悄然而生,在上线的众多新功能中,社区食堂推出的各项适老服务,极大满足了老年人的生活和精神需求。
走进太原市耐火西巷社区食堂,300多平方米的区域内,有无障碍通道、无障碍洗手池、无障碍卫生间、轮椅专座等设施,宽敞的就餐区墙上张贴着关于“家”的温馨话语,让人在就餐的同时感受到浓浓的家的氛围。
耐火西巷社区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社区老年人口较多,该社区食堂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送餐服务。“不同于一般的外卖,我们的餐食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前提下,还更多承担着定时上门照看老人的工作。”耐火社区食堂负责人表示,他们已和周边30多位不方便下楼就餐的老人“结对子”,每日安排专人给老人们送餐。
在就餐时间外,耐火西巷社区食堂“变身”老年大学,开设瑜伽、模特、合唱、葫芦丝、书法、国画等课程,成为老年人休闲的好去处。“这么冷的冬天,我们在外面吹葫芦丝,葫芦丝都会被冻裂,多亏了社区食堂,给我们提供了温暖的环境,我们感到很温暖幸福。”家住耐火社区的李阿姨告诉央广网记者。
此外,耐火西巷社区食堂还通过社区食堂 医养结合,将社区食堂与日间照料中心康养功能充分融合,为就餐人群提供营养风险评估、营养解读和营养指导,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充分利用日间照料中心配置的康复资源,深度开展中药疗愈、中医理疗、水中瑜伽等服务,打造家门口的健康营养食堂。
2024年,太原市持续开展社区食堂提质增效行动,围绕抓规范、保提升、创品牌,强化社区食堂运营管理,提升社区食堂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规范。太原市社区食堂协会副会长李莉告诉记者,下一步将把社区食堂助餐与日间照料、老年娱乐等多种功能整合,将社区食堂打造成集就餐、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活动场所,让小食堂变成市民生活的“第二客厅”。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