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新闻头条 • 正文

积石山地震一周年:未雨绸缪,青海震区地质灾害避险搬迁见闻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作者:张子怡

  齐齐哈尔新闻网青海民和12月16日电 题:积石山地震一周年:未雨绸缪,青海震区地质灾害避险搬迁见闻

  齐齐哈尔新闻网记者 张添福

  “我家前面是个深沟,后面是个山崖,碰上下雨、地震,房前、屋后的山体都会往前窜,住着很危险。”说起曾经半山腰上的居住环境,59岁的张治军打开了话匣子。

  张治军是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巴州镇杨家湾村村民。他所在的地方,地处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过渡地带,特殊的地质条件,极易引发滑坡等地质灾害。

  2023年12月18日,积石山地震后,张治军再次感受到地质灾害的危险,“地震后,墙体开裂,墙面裸露,影响很大。”

图为青海民和县震后建设的一处安置点。张添福 摄

  震后,为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给民众生命财产和住房安全造成的威胁,民和县安排专业力量对全县地质灾害隐患情况进行了多轮次摸底调查,排查出地质灾害点304处,积极谋划申报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项目,对涉及21个乡镇148个行政村的2616户隐患点民众搬迁安置。

  盘算好安全账、经济账、发展账,今年,张治军跟巴州镇另外43户居民,统一避险搬迁至该镇羊羔滩安置点。

  在该安置点,政府免费提供80平方米的住房。除此之外,还有100平方米、120平方米等4种户型结构可供选择。如果选择100平方米的住房,多出的20平方米,每平方米补交1950元。

  种点庄稼、养点牛羊,这是张治军一家过去的主要收入来源,“家里有19亩地,但都是山地,不能浇水,一年种地的收入也就万把块钱。”张治军说。

  如今,搬迁到交通便利、产业富集、靠近镇区的羊羔滩安置点,张治军说,“很感谢党和政府。对于搬迁,没有不满意的。”

  在羊羔滩安置点,44户院落,各设计规划了一间铺面。

图为青海民和县村民张罗起自家的小卖铺。张添福 摄

  张治军已经张罗起来,店铺起名“诚信小卖部”。“做生意,就要诚心诚意。有了小卖部,能卖一点是一点。如果发展好,还能在家里开个农家乐。”张治军充满期待。

  紧挨着张治军家的,是72岁的老汉马有布的新家园。跟孙子相依为命,家里人口少,马有布选择了80平方米的住房。

  “以前住在山上,现在搬迁到山下,这边真好。”马有布说,“从山上的老家到乡镇,坐车得45分钟,路远,我自己看病、孙子读书,都不方便。”

  “新家装修花费了56000元,享受家装焕新政策,再加上政府的额外补贴,一下子得到约17500元的补贴。”说起一件件称心事,这位老汉激动地眼里噙着泪水。

  马有布有牛羊养殖经验,现在,铺面里打算销售牛羊肉。如果行不通,租赁出去,也将是一笔收入。

  种植养殖、租赁经营、土地流转、务工四种方式增收致富……在巴州镇党委书记谢成义脑海里,一张新蓝图正在羊羔滩安置点变为现实,要让安置点居民“山下有新村、山上有基地、振兴有产业、幸福有盼头”。

  在民和县古鄯镇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集中安置点,从山区避险安置的杨占虎,正和妻子调试空气源热泵。

  “我家安装热泵后,烧了地暖,屋里特别暖和。”杨占虎得意地向记者介绍家里的新家当。擅长木工的杨占虎说,“屋内墙面铺装了木饰面的板材,这在我们这个地方,算是最高档的了。”

图为青海民和县震后建设的一处安置点内村民整理床铺。张添福 摄

  古鄯镇政府工作人员侯世恩正忙着核对自然灾害冬春生活救助信息。家庭类型、需救助人口、灾种……他一一核对。

  青海省应急管理厅通过初步摸排,已确定全省冬春救助对象141813户、585921人,其中,海东市民和、循化、化隆三县地震灾区纳入冬春救助33223户、144206人。

  应急管理部救灾司救灾处副处长李群介绍,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持续跟踪调度积石山地震灾区有关情况,协调解决地方面临的困难问题,日前财政部、应急部下达52.72亿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支持地方开展受灾群众冬春临时生活困难救助工作,保障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完)

【编辑:张子怡】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新闻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