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新闻头条 • 正文

科技浪潮下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学者:科教融汇、产学深度结合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作者:张子怡

  齐齐哈尔新闻网上海12月16日电(记者 陈静)在人工智能(AI)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教育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在科技浪潮下如何培养下一代创新者和领导者?

  西交利物浦大学(下称:西浦)副校长钞秋玲教授16日在此间对记者指出:“在技术变革和知识迅速迭代的背景下,大学教育供给明显滞后于社会的需求。”她认为,突出国际化、跨学科融合、实践导向与创新协作,契合未来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这位学者认为,这种模式不仅科教融汇,还推动教育与产业的深度结合,为区域和全球社会提供面向未来的教育解决方案。

在上海举行的国际教育创新论坛上,高校教育工作者们各抒己见。(西浦供图)

  在上海举行的国际教育创新论坛上,西浦首席数字官、知识与信息中心主任毕新博士坦言:“我们相信,AI带来的革命性变化将赋予教育全新的内涵,为学生带来更多元、智能、个性化的发展机遇。”

  据悉,西浦是教育部批准,由西安交通大学和英国利物浦大学合作创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新型国际大学。成立18年来,西浦已经发展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中外合作大学之一。近年来,校方利用多学科交叉优势和基础研究优势,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区域发展相融合,探索打造能够站在人工智能、机器人“肩膀”上,引领开拓新行业发展的融合式精英培养模式。

  来自芯片、供应链管理、生物医药、商业金融、语言学习等学院的负责人在论坛上分享了他们的见解。西浦国际商学院常务副院长方世豪(Eddy Fang)教授指出,AI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商业世界。商学院正面临着来自企业和学生的双重压力,需要理解AI的深远影响。方世豪认为,商学院应积极调整研究和教学方向,聚焦AI对商业、员工和社会的影响。

  西浦语言学院院长海伦·比奇(Helen Beech)强调了培养学生AI素养的重要性,尤其是需要关注不同群体对AI技术的态度和适应性。“尽管大多数学生都能熟练使用社交媒体,但在面临新技术和新工具时并非所有人都能够快速适应并愿意承担潜在的风险。”她说,“部分学生因担心学术诚信问题而不倾向使用AI工具,另一些则由于知识不足或信心不足而对AI产生畏难情绪。”

  在海伦·比奇看来,教育者的责任不仅是教授AI技术的通用知识和使用方法,还需要关注不同群体的适应性并引导学生建立负责任的使用习惯。这位学者坦言:“我们正在将AI逐步融入课程和评估体系,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未来的技术环境中获得平等的参与机会。”

  “我们的课程不是闭门造车,而是要紧贴市场和企业需求,旨在培养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型人才。”该校产金融合学院院长陈峻松教授指出。他以“行业整合专业”的融合教育模式为例指出,该专业以供应链“四流结合”(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商流)的理念设计课程,呼应数智时代的技术环境,突出数字化特色;同时,教学注重以实践为驱动、市场为导向,结合行业反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例如:增加数据建模、供应链金融等技能模块。

  在采访中,西浦芯片学院院长陈伟教授指出:“我们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技术,还要理解市场和企业运作,具有较强的软技能,以满足行业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这位学者指出,芯片产业链上下游环节复杂多样,应用领域广泛,具有突出的跨学科特征,需要注重实践驱动、整合国际资源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西浦慧湖药学院副院长李毅教授坦言:“在科研方面,我们的评价机制不仅看学术论文发表的数量和质量,还要看有多少来自产业界的课题。”

  “未来,西浦将继续深化与各行业的合作与交流,培养更多具有实战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钞秋玲教授表示。(完)

【编辑:张子怡】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新闻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