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新闻头条 • 正文

(新春走基层)深山里的“钢轨医生”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作者:王超

  齐齐哈尔新闻网广州1月20日电 题:深山里的“钢轨医生”

  作者 方杰 陆省省 郭军

  1月18日18时30分,夜幕降临,寒风扑面。京广铁路北上的列车满载着回家的人们,从罗家渡线路工区门前呼啸而过。

  罗家渡线路工区坐落在有着“广东北大门,岭南第一镇”之称的乐昌市坪石镇。从乐昌东站开车经过2个小时的车程,快到工区时,四周抬眼可见峭壁、群峰,给人一种压迫感。

  罗家渡线路工区管辖25.8公里线路,包括4个隧道5座桥梁上的线路设备,以及18组道岔。工区有老、中、青9名职工,年纪最大的51岁,最小的26岁。他们日常工作就是穿行于深山,在单调、重复的坚守中,维护线路安全,他们被称为“钢轨医生”。

工长邱清正在观察钢轨高低。王星 摄

  此时,工长邱清带领作业人员,清点完作业工具后,乘坐工具车驶入一条狭窄颠簸的小道。当晚,他们要到京广线下行1964公里处,对线路进行保养,也叫“天窗”作业。

  车行驶40分钟后,他们到达了养护点。离开始“天窗”作业还有20分钟,他们相互配合着卸下工具,在铁路栅栏外“等点”。

  大约19时30分,防护员通过对讲机传来下行线封锁的消息。“大家带好各自的工具,准备上道作业,注意安全。”邱工长叮嘱道。

  进入线路,大家按照分工忙碌起来,副工长周志鹏拿起道尺检查对应处所病害,并用石笔在轨底处做上标记。邱清趴在钢轨上,眼光顺着手电灯光在钢轨轨面内侧延伸,以查看线路的高低程度。大概过了十五秒,邱清缓缓站起来,走到老师傅青剑身边说:“这里有点低,需要抬高一点,保证线路的平顺。”邱清边说边熟练地画下一条竖杠,标志着起道机要放在这里。

  在抬高钢轨枕木前,青剑熟练地用小钉耙把标识位置下面的石砟扒开,接着安装好起道机,然后手握摇柄前后摇动,慢慢地把钢轨抬升。此时,邱清再次趴在刚才的钢轨位置观察,见枕木被抬升到合适的高度,他连忙挥手喊道:“好,停。”

作业人员正在进行线路捣固作业。李博豪 摄

  邱清和青剑都是工作三十多年的老师傅,线路“起道、拨道、改道”作业对他们来说是基本功。趴在钢轨上一看,哪处低,哪处高,高出多少,低陷多少,都了然于胸,能精准估算到毫米。

  “今晚的作业主要是对轨检车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治,根据现场实际处理轨道不平顺等问题。这些看似简单,却要精细到毫米,容不得马虎。”邱工长再次叮嘱道。说完,邱工长又带着大伙儿进行捣固作业,对石砟进行夯实。

  22时,他们完成了当日的作业任务。整理完工具,他们一个个钻进车子里,开始返回工区。此时,他们都感到有些疲惫,伴着车子晃动颠簸,都迷迷糊糊地睡了起来。

  春运期间,京广铁路十分繁忙,列车开行密度大,工区有一半人需要春节留守值班。即便平时周末,离家远的同事也平均3个星期才能回一次家。第二天,工长邱清早早安排休班的同事采购零食和对联。他说:“工区虽偏,过年的氛围要有。”(完)

【编辑:王超】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新闻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