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野史秘闻 • 正文

武则天为什么要立无字碑?历史上武则天的真实形象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admin

乾陵无字碑,为武则天所立。很多人好奇武则天为什么要立无字碑?
这座无字碑历来闻名遐迩,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区西北方五十公里处的乾陵。
 

      武则天无字碑

 
对于武则天为什么在自己的墓碑上一字不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纵观诸说,主要有三种说法:“夸耀功德”说、“罪孽深重”说、“自知之明”说。果真如此吗?非也。不少史学专家对武则天其人其事早有评说。
 
一、“夸耀功德”之说
 
“夸耀功德”之说,认为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千载独步,唯我一人”,她自视功绩遍布寰宇,无法用语言文字来形容,只能以“无字碑”来夸耀自己,把“无字碑”看作“表功碑”。
 
二、“罪孽深重”之说
 
“罪孽深重”之说,认为武则天在位时行为荒淫腐朽,国家动荡,又丢失了安西四镇,自知罪孽深重,感到还是不写碑文为好。有人视此“无字碑”为“悔过碑”。
 
三、“自知之明”之说
 
“自知之明”之说,认为武则天是个极其聪明的人,驾崩前深知自己名声重要,碑文语言轻重很难把握,干脆来个“走为上策”。
 
研究推断
 
为什么又“一字不镌”呢?众多学者及界外人士对此捉摸了一千二百多年。一直围绕武则天的身世为人来考察。
 
今读“李显拒刻”之说,倒是很有见解的新颖之说。提出此说者为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田亚岐与乾陵博物馆干部高发。他们研究后认为,“无字碑”不应从武则天本人身上寻找原因,而需要联系当时的政治形势来考量,从她的继任者身上寻找底细。此话持之有据,令人信服。

    武则天历史真实形象

 
其一,武则天在世时撰写了3000余字的碑文,如今碑上留有刻3000余字的格子为证。这是有根据的推断。“无字碑”的阳面布满了4.5厘米见方的细线刻格子。这些格子一气刻成,而且整面贯通,从上到下84格,从左到右44格,尽管有些线刻格子经1300多年风雨剥蚀至今仍然清晰。
 
根据碑阳面格子的总数算,该碑文约有3000余字。田亚岐、高发考证后说,格子绝非后来刻上去的,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拟好碑文后才在碑上刻格子。同时,从文物考古学的叠压关系来看,“无字碑”上现有的题刻共有42段文字起于宋朝,终于明朝。
 
田亚岐等研究发现,这些题刻对细线格子都存在叠压关系,即:格子在前,题刻在后。从部分题词的拓片可以看出,有些是一个格子刻几个字,有的是几个格子刻一个字。这些又说明巨碑上的格子原来就有。碑文有多少字,才刻多少格。这种推测是符合逻辑的。
 
其二,继承人唐中宗李显对武则天滥施酷刑,滥杀无辜,一直怀恨在心,对其碑文,不能苟同,搁置一边。这是合理的推断。唐中宗李显虽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但却长期在其淫威下惶恐过日,几度险遭毒手。武则天先后毒死太子李弘,废太子李贤为庶人,后又逼其自杀。
 
李显自己当初即位不到一年,就被武则天废黜皇位,贬逐出京。先后20多年间,李显惶惶不可终日,每次听到武则天派人来探望,他都吓得胆战心惊。李显长子李重润,女儿李仙蕙都因出言不慎被武则天处死。
 
武则天还一直谋划着将皇位传给其武家侄儿。饱受如此折磨经历的李显,重登皇位之后虽然不能马上公开发泄对母亲的憎恨,但也讲不出对她歌功颂德的好话,只好把武则天撰定了3000余字的碑文,置于一边,迟迟不予施刻,于是,为武则天留下一块“无字碑”。
 
那么,武则天在世时撰写的碑文到哪儿去了?田亚岐等研究推断,武则天在世时撰写的3000余字碑文,极有可能同武则天的《垂拱集》、《金轮集》及其它珍贵史册图册,一起被埋藏在乾陵的地宫里。应该说,这种分析推断也是合乎逻辑的。
 
郭沫若先生曾对周恩来总理说过:“毫无疑问:肯定有不少字画书籍保存在墓室里!打开乾陵,说不定武则天的《垂拱集》百卷和《金轮集》十卷可重见天日!也说不定武后的画像、上官婉儿等人的手迹都能见到!石破天惊,一定是一件石破天惊的大事!”
 
郭老的分析有见地,也是有根据的。因为唐高宗和武则天在世之时正处于唐朝最繁盛的时期,经济发达,国富民强。在埋葬唐高宗之时,据称随葬品的价值就占了全国财政的三分之一。二十多年之后,武则天驾崩,又将盛唐数不清的珍宝玉石,至少三分之一的金银珠宝被带进了乾陵。很自然,武则天看重的碑文也随着金银珠宝进入乾陵。
 
由此看来,“无字碑”之谜,惟有打开乾陵地宫才有可能大白于天下。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野史秘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