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曹叡就这样一直侍奉着郭女王,如同对待亲生母亲一样,曹叡不是不记得杀母之仇,而是他非常清楚,郭女王对自己的重要性不用多说,这是他咸鱼翻身的唯一希望。要知道,如果曹叡不能够继承大统,那么他失去的不仅仅是政治地位,是极有可能小命不保的。所以,此时的曹叡必须学会忍辱负重,必须学会韬光养晦,更重要的他要学会持之以恒。还好,曹叡把一切都做的很完美,更好的是曹丕考验曹叡的时间不长,因为没过几年,魏文帝曹丕就Gameover了。曹叡登基,成为曹魏第二位执政皇帝,史称魏明帝。
▲魏国(220年12月10日—266年2月4日)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由于之后的北魏被称作“后魏”,故曹魏也称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
曹叡当上皇帝就为母亲甄氏平了反,追谥母亲甄夫人为文昭皇后,为母亲补办了一场盛大的葬礼并专门为母亲修建了陵寝庙。出于对母亲的思念,曹叡对舅舅们也是大为关照,各种封爵称侯不在话下。也许有些读者会问了,是不是曹叡当上皇帝就该“收拾”后妈郭女王了?不好意思,让你失望了,曹叡尊郭女王为皇太后,将其奉养宫中,对这位后母中规中矩。
也许有人又会问,难道曹叡忘记杀母之恨了吗?笔者认为不然,曹叡这么做恰恰显示出他的高明,假如曹叡对郭女王痛下杀手,那么登基前后对待母亲的巨大反差势必会被很多人非议,引起诸多老臣(这里面不可能没有郭女王的人)不满,搞不好自己会身败名裂,甚至帝位不保,所以说曹叡对郭女王的好,恰恰显示出这位年轻人的城府和令人不敢小阙的政治头脑。
事实上曹叡也很快的在大臣面前露了一手,小小的证明了自己的高智商。年轻皇帝刚刚上位,常年被动挨打的东吴,趁曹丕尸骨未寒之际,主动反击魏国,主攻方向是江夏城。魏国群臣对孙权这一很不讲究的做法极为厌恶,纷纷商讨出兵反击,然而曹叡却不以为然地说“孙权向来擅长水战,这次敢从陆路进攻我们,无非是趁江夏守备不严想捡个漏洞。只是此时文聘(江夏太守)已经做好防备,孙权必定不会与我军持久对峙”,然后看看群臣,又补充道“我已经遣治书侍御史荀禹慰劳戍边将士,沿途召集兵马,等荀禹一到,孙权必定撤兵”。如此清晰冷静的分析,群臣们在赞叹之余也不约而同的感觉到,上面坐着的这位年轻人很不简单。那么事实果然不出曹叡所料。
老臣刘晔对这位少主的评价那是相当的高,刘晔是曹操时期二代谋士中的佼佼者,此人聪明程度不在郭嘉之下,只可惜不太懂得政治,也不大会溜须拍马,因而在曹丕时代不大得志。有一次曹叡单独召见了他,与他交谈许久,交谈之后刘晔给曹叡的定位为“有秦皇汉武一般的能力与胆识,只是人年轻了些”,很多人都认为刘晔的评价未免过高了吧,这个耿直的老头儿也学会拍马屁的了?事实上,刘晔还是那位耿直而又聪明的老头。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
辅政大臣,真是让新皇帝欢喜也让新皇帝忧,辅政就必然会干政,随着曹叡皇位坐的越来越稳,“大权独揽”四个字在他的脑海里出现的频次越来越多了。而同时,这四位大臣之间也是矛盾重重,说白了都是权力那点事儿。这其中怨言最大的就是曹休,作为四位辅臣中唯一的、正宗的宗室皇亲,由于坐镇江东,没能够参加曹丕的托孤大会,导致自己地位偏低,这的确让曹休十分不爽,尤其是低于那位“假”宗室曹真(曹真是曹操养子,本性秦),着实让曹休愤懑不已。而这一切,早就被政治嗅觉极其敏锐的曹叡所熟知。
曹叡本着有矛盾就得调和的原则做了一次人事大变动,而且变动也十分突然,具体如下:曹休为大司马,曹真为大将军,陈群为司空并录尚书台事而司马懿为骠骑将军,大司马是全国军队总司令,武将类官职之第一把交椅,所以曹休的官职一下子超越曹真,心里顿时舒服了,而曹真也别郁闷,自己也是连升五级坐上二把交椅,结果也很不错,所以二曹之间的矛盾化解了。至于陈群,那就是明升暗降没了实权。不过这一切只是刚开始。
没过几个月,就将升任大将军的曹真调配到大西北去镇守雍凉地区;而司马懿也被委派到荆州一代镇守,请注意,司马懿手里有兵了,摸着枪杆子了;曹休继续镇守江东,只是升了个名头。被曹叡这么一弄,四大辅臣,三位被曹叡调离首都政治中心,一位被架空,所以曹叡自然而然地将大权独揽于手中,而这才是曹叡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