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古都之“喉”——紫荆关
紫荆关位于河北省易县紫荆岭上,是内长城的重要隘口之一,因位于居庸关和倒马关之间,明代时合称它们为“内三关”,是由河北平原进入太行山区的要口。 紫荆关素称“畿南第一雄关”,距北京约340里,位于京畿河北易县西北紫荆岭处的中,古代因漫山长满紫荆树而得名。紫荆关依山傍水,东临万仞山,西接犀牛山,南接黄土岭,北濒拒马河,是锁住太行山脉的“太行八陉”中的第七陉——蒲阴陉,通往易县直达北京的咽喉要道。至今仍是华北通往山西、内蒙古的交通要冲,京原铁路、108国道等皆交汇于此。 紫荆关,现存留下来的多为明代建筑,“河山带砺”和“紫塞金城”南北两座城门洞及大部分城墙近年得到修缮。关城城墙沿山而筑,原长有近4里。紫荆关北门的城门楼早已荡然无存,现存的门洞上方,镶嵌着上下两重石刻匾额,上行是“河山带砺”,下行是“紫荆关”,落款为“万历丁亥聊城傅光皂书”,字体浑厚古朴。 在面对拒马河的一面,城墙墙基有近一里长是以巨石垫底,用约宽50厘米、厚30厘米、长一米的花岗岩大条石砌成,至今仍显得气势雄伟。想来这就是史书上记载的明朝大将华云龙督造的那段着名的石城墙了。据说长城各关隘中,像这样以大条石砌起来的关城极为少见,可见明朝对紫荆关的重视。 据史书记载,在近两千年间,紫荆关涉及内地与古都安危而发生的战事就达上百次。1209年(南宋嘉定二年),成吉思汗率蒙古大军进攻金都燕京(北京),被阻于居庸关下而不得入。至1213年,成吉思汗在攻居庸关不克后,分兵紫荆关,迂回到京畿西南侧翼攻克紫荆关后,内外夹击,才夺取了居庸关,攻入燕京。 明代,明长城以八达岭为内外长城分离点。外长城自八达岭西北上,向宣化、大同而去;内长城从八达岭往西南下,组成以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的“内三关”为重点的拱卫防御体系。此时朱元璋派大将华云龙以花岗岩巨石建筑紫荆关新城。 1449年(明正统十四年),鞑靼瓦剌部首领也先率数十万人挟持在 “土木之变”中俘虏的明英宗假传皇帝谕旨,骗开紫荆关,攻杀到北京西直门、德胜门外,朝野震动。大部分朝臣建议弃城南逃。幸亏兵部尚书于谦力排众议,率北京守军抗击,也先攻城失败,从紫荆关退出长城,明王朝和北京才得以保存。 这就是明代着名的北京保卫战。1927年,国民革命军与军阀吴佩孚的讨赤军在紫荆关激战。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115师在忻口战役中收复紫荆关。1939年11月,晋察冀边区在反扫荡中,将由涞源进犯的日军独立混成第2旅团诱于紫荆关附近的黄土岭,歼敌近千人,击毙中将旅团长阿部规秀。 1941年,13万日寇向晋察冀根据地发动大扫荡,八路军牵制敌人、掩护群众的小股部队将日军引到紫荆关南的狼牙山,5壮士跳崖。 紫荆关是进入太行山的要口之一,在战国时的《吕氏春秋》中被列为神州九塞之一。秦汉称上谷关,东汉时名五阮关,隋唐称白壁关,宋时称金陂关,金、元时改称现名。紫荆关在公元前几百年即已成为华夏各民族迁徙、征战,经宣化、大同一带穿越太行山,直达华北平原和北京西南的战略要道。 紫荆关在秦汉时仅是一座土石混筑的小城,历代均有修建,至明代,太祖朱元璋批准了着名将领华云龙的建议,在对旧城进行改筑的同时,建紫荆关新城一座。 紫荆关在扞卫古都的安全中,处于居庸关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明将于谦曾说:“险有轻重……居庸、紫荆并为畿辅咽喉,论者尝先居庸、而后紫荆,不知寇窥居庸其得入者十之三,寇窥紫荆其得入者十之七。” 明末清初着名的思想家、史学家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说得更形象:“居庸则吾之背也,紫荆则吾之喉也,猝有急则扼吾之喉而附吾之背。” 紫荆关号称拱卫古都的险塞,为什么很多史料都显示出,古代从北往南攻的军队会屡屡在此破关得手,威逼北京呢?查证史料,现场观察,不难发现:紫荆关不易防守就在于,它不像居庸关那样卡在崇山峻岭之中狭窄的军都径上,而是位于一块小盆地中。 拒马河虽宽却不深,关城沿河正面防线将近一里,两边的山坡从地面算起高度仅二三百米,亦不陡峭,很容易攀爬。北方侵犯之敌若正面进攻,跟在平地上攻城差不多,亦可在两边山坡上发动攻击,致使守军有限的兵力相当被动。 扬长避短,古代筑城者大约也深知这种不利态势,特意把紫荆关建成大城套小城、外城套内城的格局,整个关城分为前后、内外五个大小不等的城,敌方攻入一重门后,守军可退二重门继续抵抗,二重门不行了可退至三重门,迟滞敌方进攻,死保南天门,等待援兵。这就形成了紫荆关不同于其他关城的一大特色。 令人遐思的是,历史上,紫荆关曾有城门9座,水门4座,19个敌台。里外城相连,城门则环环相套,若小股敌兵不了解紫荆关城结构布局,即便攻进关城,也像入了迷魂阵,最后只能被守军歼灭。我们叹息而神往:紫荆关若能全部修复起来,堪称世界古代建筑的一大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