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在位的最后几年,除了重用太监,还特别重用勋贵,比如成国公朱纯臣襄城伯李国桢等人,都是崇祯的心腹。但就是这位朱纯臣大人,李自成攻打北京的时候,就主动献出了朝阳门,后来又多次给李自成“劝进”,李国桢更是主动对李自成表示“陛下应运而生,愿留余生以事陛下”。如此表忠心,就换来李自成一声骂:“汝负若主,我何用为?误国贼尚求生耶?”
而且他二位这表现,还真不是个别现象,就是在崇祯夫妇“示众”“发丧”的日子里,京城里大多数大小官员,都忙着在“大顺朝”奔前程。当时有一千二百多个大小官员,颠颠跑到会极门等待选拔。这群平日高高在上的“官老爷”,在会极门受尽农民军的羞辱,被折腾得饥肠辘辘,最后几乎都趴在会极门上,各个丑态百出。这,就是崇祯治下的“好臣子”。
普通大臣如此,高官们也是不堪,崇祯生前最宠信的大学士陈演魏藻德等人,早早就卖身投靠。平时在崇祯面前装廉洁的他们,还给李自成献出了大笔财富。然后就被农民军五花大绑,打的死去活来,家中的财产全数被农民军追赃,成了历史的笑柄。
值得一提的,还有崇祯年间的几位青年才俊们,典型魏学濂和周钟这二位,周种是庶吉士,正经的天子门生。崇祯死后非但没半点伤心,反而兴高采烈,还在崇祯的棺材前跃马扬鞭。至于魏学濂,那更是受恩深重:他的父亲是死于魏忠贤之手的东林党人魏大中,是崇祯帝为他们家平了反还了清白。可李自成进城后,魏学濂却成了李自成的亲信文人,连好些诏书都出自他手,如此丑态,正如明末文学家冯梦龙的怒骂:尚何面目偷生天地之间。
这事儿能说崇祯冤?话又说回来,这其中的哪一位,不是崇祯自己挑的。凄凉一幕落在他自己身上,那么多的世态炎凉,其实不冤。
崇祯凄凉的丧事背后,竟是那么多“热热闹闹”的景象,还有一个烂透了的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