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野史秘闻 • 正文

落魄的韩国贵公子张良,如何成为了刘邦的人生导师,结局又如何?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admin

    我们都知道刘邦从一开始的泗水亭长,到最后开创大汉四百年基业,吕雉和他那帮市井兄弟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但是笔者认为,刘邦最大的贵人,乃是张良。

    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评价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张良,一个传奇的名字,在两千多年来的中华大地上,他是智慧的象征。后世那些有志于成为帝王师的人物,内心深处,无一不自比张良。

    今天我们来讲一讲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

   

    张良像

    1.面容俊秀的恐怖分子

    张良(公元前约250年-前186年),河南颍川城父(今河南宝丰县人)。他的祖父和父亲是韩国五代国君的相国,所以张良对韩国,有着深厚的感情。

    但韩国却是六国里第一个被嬴政所灭的国家,韩国国君也成为阶下囚。我们的主人公张良,一位俊秀的贵公子,随即开启了他的刺秦之路。

    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很快张良找到了一位燕国的猛男,外号叫“狗屠”,据说和荆轲还有点关系。有了帮手以后,张良开始花重金打探嬴政的行踪。

    当秦始皇东巡的时候,张良就与狗屠在博浪沙附近埋伏,伺机袭击秦始皇。但是,可惜大铁锤误中了副车,并没有刺中秦始皇。

    张良也被秦军追赶到了海边,下邳,他也成为了全国通缉的“恐怖分子”。

    从一个恐怖分子,到一个运筹帷幄的战略家,张良用了十年。

   

    2.遇明主,展壮志

    十年后,天下大乱,在这群雄逐鹿的乱世,张良凭借着自己的头脑和独到的眼光,选择了刘邦,并帮助他成就了千秋霸业。

    公元前209年,这一年,陈胜、吴广在去大泽乡的路上遇上了大雨,误了修骊山陵墓的期限。按照秦律,是要杀头的。于是,陈胜鼓动众人说,去了是死,造反也是死,不如造反吧。于是这几百人举起了反抗秦始皇的大旗。蜗居了十年的张良,也意识到属于自己的时机终于到来了;于是,他带领着自己的一众小弟,准备前去投靠由楚王景驹,所建立的反秦队伍。而另一边,刘邦在沛县起兵后势单力弱,折腾了很久也没像样的成绩,后来还后院起火,丰县守将雍齿投降了魏国。刘邦内外交困之下,带上数千人马也准备去投奔楚王景驹,想要借兵夺回丰县。

    就这样,刘邦和张良有了第一次相遇。要说刘邦的识人之术不可谓不高明,一打眼,就看出这小子不是一般人,于是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收编了张良。

    张良曾经学习《太公兵法》,之前给其他将帅出谋划策,人家都置之不理,深感知音难觅。遇见刘邦,张良又拿出太公兵法里的策略,刘邦总能领会其中的奥妙,大为赞赏,马上实施。张良深感遇到了知己,心想:“刘邦一定是上天赐予的明主”。从此一心跟随刘邦,而不再另寻他主。

   

    君圣臣贤,亦师亦友

    跟随刘邦后,张良满腹的谋略也有了用武之地。

    我们简单列举一下张良对刘邦的贡献。

    1.建议刘邦先攻取南阳,以免被前后夹击

    2.智取峣关,顺利进入关中

    3.退出秦宫,还军霸上

    4.解鸿门宴危局,助刘邦逃脱。

    4.秋毫无犯,约法三章

    5.烧绝入蜀栈道,让项羽安心

    6.引导项羽伐齐,汉军趁机回定三秦

    7.抚恤韩信彭越,合力攻楚

    8.定都长安,奠定大汉400年基业

    张良的计谋几乎都是济国安邦的大智慧,也屡次帮助刘邦化险为夷,最终开创大汉基业。

    也让刘邦说出了那句:“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张良成就了刘邦,刘邦得知人善任也同样成就了张良,才有了这段亦师亦友的佳话。

    晚年张良追寻黄老之学,随赤松子云游四海,最终寿终正寝。而观察张良的为官之道,最重要的就是他不贪恋权力,知进退、明得失,在取得最佳成绩时急流勇退,这也是张良为什么能逃脱“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定数,可谓是深知帝王心术,不愧为一代帝师!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野史秘闻